❶ 白酒浓香优级总酸理化指标0.6符合国家规定标准么
符合的!一般都是不超过0.8都是可以的!这个酒类添加剂标准计量表有的!
❷ 浓香型白酒的国家新标准是什么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浓香型白酒》GB/T10781.1-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其主要变化如下:
一、增加定义 明确标准 《浓香型白酒》GB/T10781.1-2006新标准代替了《浓香型白酒》GB/T10781.1-89和《低度浓香型白酒》GB/T11859.1-89两个标准,将两个标准合为一项。为便于区别液态法白酒和固液法白酒,新标准中增加了浓香型白酒的定义,进一步强调浓香型白酒是以粮谷为原料,经传统固态法发酵蒸馏、陈酿、勾兑而成的,未添加食用酒精及非白酒发酵产生的呈香呈味物质,是具有以己酸乙酯为主体复合香的白酒。
二、扩大范围 明晰分类 标准规定,按产品的酒精度分为: 高度酒 酒精度41%vol-68%vol;低度酒 酒精度25%-40%vol。 高度酒的上限由原标准的59%vol调至68%vol;低度酒的下限由原标准的35%vol调至25%vol,而上限由原标准的39%vol调至40%vol,从而扩大了标准的范围,适用性更强。
三、重新分级 品质升格 新标准分为优级和一级,去掉了原标准GB/T10781.1-89和GB/T11859.1-89中的二级,使分类更便于操作,去除了品质和口感较差的二级酒,更符合生产厂家的实际情况。
四、实事求是 引导辟误 在高低度酒的感官要求中加了一条注解:当温度低于10℃以下时,允许出现白色絮状沉淀物或失光,10℃以上应恢复正常。因为构成酒体风味特征的众多香味物质,在温度较低时会出现失光浑浊现象;当酒温上升至10℃以上时又呈现透明。这一特殊可逆现象是中国传统固态发酵白酒的特色,也是高级酯类物质的物理状态变化。作为长期困扰白酒厂家的一个问题,通过新标准的标注,企业有了国家行业层面上的理论阐释,给客观存在的现象一个合理恰当的说明,同时,让广大消费者对白酒产品的这一特殊现象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
五、调整指标 符合实际 酒精度的表示由原来的%(v/v)改为%vol,总酸、总酯、己酸乙酯各项指标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由于白酒中的醇类、酸类、酯类含量变化是一个漫长的平衡过程,即使装瓶后,由于醇、酸、酯的水解过程是可逆的,酯类会分解成酸和醇,因而在一定时间内会发现总酸含量升高、总酯下降的现象。本次新标准的修改,总酸、总酯的含量只规定了下限,并比原标准有所降低。己酸乙酯的上限增大了,而下限降低了,从而使上下限的范围扩大了,便于白酒厂家更好地控制各项指标,使生产指标符合新标准。
六、卫生指标 规范统一 新标准规定了高低度浓香型白酒的卫生指标,统一规定为GB2757,从而代替了原低度浓香型白酒的卫生指标单列的标准,使浓香型白酒的标准更规范统一。
七、总酯测定 方法变动 浓香型白酒中总酯的测定方法有变动,增加了用40%vol无酯酒精做空白试验,试验过程、条件和原标准相同。
这里可以查得到:http://down.foodmate.net/standard/sort/3/11132.html
❸ 请问白酒理化指标基本参数
你问哪种香型的白酒,比如浓香型白酒GB/T10781.1-2006 41~68%vol 总酸(g/L)优级≥0.4 一级≥0.3总酯(g/L)优级≥2.00 一级≥1.50 已酸乙酯(g/L)优级41~60%vol:1.2~2.8 61~68% vol:1.20~3.50一级0.6~2.5固形物g/L≤0.4酒精度在41~49时固形物可以小于或等于0.5
❹ 浓香型酒52读物理化指标国家标准
52度浓香白酒优级。 就是高度浓香白酒标准GB/T10781.1-2007标准
质量指标中规定:
总酸:≥回0.4
总酯:答≥2.00
己酸乙酯:1.2~2.8
固形物 :≤ 0.4
卫生标准 :符合GB2757规定。
❺ 白酒浓香优级理化指标0.6符合国家规定标准么
答案肯定是不符合。
理化指标0.6~?
浓香白酒理化指标包括总酯、总酸、己酸乙酯含量等,你提供一个理化指标0.6不知是何物!
❻ 浓香型白酒四大酯指标标准
浓香型白酒四大酯是己酸乙酯、乳酸乙酯、丁酸乙酯、乙酸乙酯
考核标准至对己酸乙酯、总酯进行考核
低度(40度以下)浓香型白酒60mg/100ml以上,高度(40度以上)80mg/100ml以上
❼ 浓香型酒52度优级理化指标标淮是多少
52度浓香白酒优级。 就是高度浓香白酒标准
质量指标中规定:
总酸:≥0.4
总酯:≥2.00
己酸乙酯:1.2~2.8
固形物 :≤ 0.4
卫生标准 :符合GB2757规定。
❽ 馥郁香型白酒执行标准
告诉你几种鉴别白酒的方法!(快收藏起来)
中国人在酒桌上免不了要喝白酒。如何鉴别酒的好坏?对于现在社会上俗称的“新工艺白酒”,相信大家都已经心知肚明,确实不咋地,但是,你知道应该怎么鉴别吗?十大绝招告诉你:
一、看:将白酒倒入酒杯后,酒色清澈透明(酱香酒的酒色透明或微黄),轻轻的将酒杯晃动一下看酒液流动的速度,其速度比水流动的速度要慢,其原因是白酒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这些元素会直接影响到白酒酒体的稠度和丰富度。
二、拈:酒液在手指间拈动,感觉丝滑带涩,就好像拈动巧克力的感觉,则是好酒;因为酒分子表面包裹着一层脂化物薄膜,是由酒中含有的脂类物质和水分子组成,经过长期相互交融,相互渗透形成,使酒液手感丝滑带涩,就像是拈动巧克力的感觉。
三、搓:取一滴酒置于手心,然后两手摩擦稍许,酒生热后发出的气味清香,则为上等酒;若气味发甜,则为中等酒;若气味臭苦,必为劣酒无疑。
将酒倒入手掌中,双手搓干,再轻嗅闻一下,粮香和糟香扑鼻,这是一种最简便的辨认方法。
主要是因为白酒的酿造工艺,是形成白酒质量风格的主要因素,如果出现酿造中的疏忽,白酒中就会出现某些邪杂味,比如霉味,糠味等,所以在白酒生产中,保持粮食原有的风味,是优质白酒的主要标志。
真正的好酒开瓶即能满屋生香,丰富的香气缓缓飘进鼻腔,最开始闻时有饭、粮香及复合陈年老酒香气,纯粮酿造的白酒闻起来香气清纯而饱满,这种香气让人有馨香飘逸的感觉。
品酒的过程中,好酒具有入口柔和、香气饱满,酒如人生,其中夹杂着心酸、无奈、兴奋、回甘、宣泄、继而是平静。同时有着醇香馥郁、回味悠长等特点。
四、溢:白酒倒入干净酒杯,张力十足,会看到有酒溢出,因为好酒中富含健康金属因子以锌,铁为中心的络合体,使得白酒张力十足。
五、渗:将酒液慢慢的滴在餐巾纸上其酒液会均匀扩张,边缘色浅水迹小,这是好酒的标志。葡萄酒中酒精与水的比重不一样其扩散的速度也不一样,葡萄酒经过长期的密封发酵后酒曲先天发酵作用已显现,酒曲是核心因子直接决定了葡萄酒的酒体与酯化物的融合度,酒越好融合度越高与水融合也完美则水迹就越小。
六、酒花:将酒瓶倒置,查看瓶中酒花的变化,若酒花密集上翻且立即消失,不均匀分布,酒液浑浊,或酒花稀疏并且消失较快,即为劣质酒;若酒花分布均匀,上翻密度间隙明显,且缓慢消失,酒液清澈,或酒花细密并消失缓慢,则为优质酒。原因主要是因为酒精度的高低,使得酒花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七、融油:取食用油一滴,置于酒中,若油珠在酒中不规则扩散,下沉速度变化明显,则为劣质酒;若油珠在酒中自然扩散或均匀下沉,则为优质酒。主要是因为白酒中富含脂类和醛类等物质,使得酒体具有一定的融油性。
八、烧碱法:用氢氧化钠,即大家常说的烧碱,把要检测的白酒2两加入烧碱2克放入试管,然后放入热水中加热十分钟,好的白酒会显示为黄色,但是勾兑的劣质白酒完全不会变色。
鉴别原理:优质白酒为粮食酿造,劣质的白酒是工业酒精勾兑香料,不会起化学反应。
九、看执行标准(主要用来鉴别白酒):
白酒的国家标准2006版已于2007年5月1日实施,白酒新标准把新认定的香型行业标准纳入国标,对各香型的白酒进行了规范化的定义,体现了白酒国家标准的广泛性和规范化。
新标准将原来低度、高度的白酒标准合二为一,增加了定义、分类等内容,明确了不得添加食用酒精及非白酒发酵产生的呈香呈味物质;质量等级分为优级、一级,去掉原标准中的二级,企业应对标签的标注作出调整;高度酒的上限由原来的59%vol调整至68%vol,低度酒的下限由原来的35%vol调整至25%vol;具体的理化指标都作了相应调整,对白酒生产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
据悉,根据生产工序的不同,白酒大致可分为液态法白酒、固态法白酒,以及固液法白酒。
固态法白酒一般就是指传统意义上用粮食固态发酵蒸馏之后取得的粮食酒。
而液态法一般是指新工艺白酒,多少都会添加一些酒精作为辅助发酵,也就是广义上的“酒精酒”。
白酒产品标准
GB10343—2008食用酒精
GB/T1078.1.1—2006浓香型白酒
GB/T10781.1—2006《浓香型白酒》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
GB/T10781.2—2006清香型白酒
GB/T10781.3—2006米香型白酒
GB/T14867—2007凤香型白酒
GB/T16289—2007豉香型白酒
GB/T20821—2007液态法白酒
GB/T20822—2007固液法白酒
GB/T20823—2007特香型白酒
GB/T20823—2007特香型白酒》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
GB/T20824—2007芝麻香型白酒
GB/T20825—2007老白干香型白酒
GB/T23547—2009浓酱兼香型白酒
GB/T26760—2011酱香型白酒
GB/T26761—2011小曲固态法白酒
十、茶水法:往杯里倒入少量酒,再滴入几滴茶水。真酒颜色会变成淡黄色,假酒会立即变成紫黑色。
对于高度白酒,可在茶杯中倒入半杯白酒,加上少许冷水后振摇几下,使其混合均匀,如果见杯中水变混,表明是用粮食为原料制成的酿造白酒,若仍是清澈透明的则可认定是用酒精兑制的。
对于低于30度的酿造白酒,用上述方法摇匀后虽不能见到明显的混浊,但其液面上会飘有油状物,而兑制白酒则无。因此可据此鉴别酿造白酒和兑制白酒。
怎么样?有了这几种办法,是不是可以大体评价一瓶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