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一斤大米能做出几斤酒
白酒因工艺不复同,出酒制率大多在25-45%范围内。
白酒分普通白酒和好酒:
普通酒,按出酒率40%计算,也就是一斤粮食出4两65度白酒,相当于约7.5两37度白酒;亦即一斤粮食酿造出来的37度白酒为7.5两=370克左右,也就是说一斤500克37度的白酒需要一斤3两左右的粮食;而一斤500克65度的白酒则需要两斤2两左右的粮食。
好酒出酒率在30%左右,也就是一斤粮食出3两65度白酒=370克,相当于约5两37度白酒;则前者需要两斤左右的粮食能出一斤500克37度的好白酒,三斤左右的粮食能出一斤500克65度的好白酒。
㈡ 一斤大米能酿几成酒
普通麸曲、大曲酒,原粮出酒率在45%-47%。折合2,3斤左右出一斤65度酒。 追问一般常喝的44度的呢? 回答出专酒率以65度为计算标准属。 44度是原度酒加水降度而成。一斤65度酒可以出1.48斤44度酒。另外,市场常见的普通白酒绝大多数是酒精勾兑酒,食用酒精现价约6800元一吨(95度)折44度1.5元/一斤。
㈢ 一斤大米能出多少米酒
1斤大米可以出45度米酒-7两,米酒中的糟可以吃,营养价值高。
米酒是非常好喝的保健品,酸甜可口,营养丰富。
用糯米酿制,是中国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传统的特产酒。
主要原料是江米,所以也叫江米酒。酒酿在北方一般称它为“米酒”或“甜酒”。用蒸熟的江米(糯米)拌上酒酵(一种特殊的微生物酵母)发酵而成的一种甜米酒。
其酿制工艺简单,口味香甜醇美。含酒精量极低,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 。我国用优质糙糯米酿酒,已有千年以上的悠久历史。米酒已成为农家日常饮用的饮料。现代米酒多采用工厂化生产。
米酒含有十多种氨基酸,其中有8种是人体不能合成而又必需的。每升米酒中赖氨酸的含量比葡萄酒和啤酒要高出数倍,这在其他营养酒类中较为罕见,因此人们称其为“液体蛋糕”。
米酒中的营养成分更易于人体吸收,是中老年人、孕产妇和身体虚弱者补气养血之佳品。
米酒有促进食欲、帮助消化、温寒补虚、提神解乏、解渴消暑、促进血液环、润肤等功效。
米酒营养成分与黄酒相近,乙醇含量低。但是可为人体提供的热量比啤酒、葡萄酒都高出很多倍。
米酒含有丰富的多种维生素、葡萄糖、氨基酸等营养成分,饮后能开胃提神,并有活气养血、滋阴补肾的功能,产妇和妇女经期多吃,尤有益处,是老幼均宜的营养佳品。
㈣ 一斤米可以酿多少斤白酒
3斤粮食可生产1斤纯粮固态(传统工艺)白酒,1.5~1.7斤粮食或粮食替代物可生产1斤酒精,而1斤酒精可以加工约1.5斤液态发酵白酒。
㈤ 一斤大米能酿多少白酒。
一斤粮食做多少酒,或者说一斤酒要几斤粮食,那要看做什么酒,以及怎么做。
首先,不同的酒耗费粮食不一样。传统的粮食酿造的饮用酒,有甜酒、黄酒和白酒三大类。甜酒酿造历史最久,黄酒的饮用史最长,白酒后来居上,基本占领了95%以上的市场。
单说大米酿酒。一斤糯米可做二斤甜酒,也可做二斤黄酒。只是甜酒不是直接饮用,要连米带酒稀释做汤;黄酒要粗过滤,酒水直接饮用。大米做白酒,因做法和度数要求不同,用粮食不一个量,综合出酒率约在40%左右。可白酒单用大米的很少,都要用到几种粮食,出酒率更低,最低的四斤粮食出一斤酒。
再说酿造工艺。甜酒和黄酒是液态发酵,学术名称“液态法”工艺,出酒率高,发酵期短,工艺简单。白酒是粮食堆积发酵,然后蒸馏提酒,学术名称“固态法”工艺,出酒率低,发酵时间长,制作工艺复杂。
当下市场的粮食酒占有量很少,主要是上述原因造成的,产量少,时间长,技术复杂,耗粮食多。
酒精酒恰好相反,在基本指标上和粮食酒有着倍数的差别,因而具有极大的市场优势:
耗粮食量少于固态法几倍。不需要全部用粮食,凡是含淀粉和糖分的农作物都可以用来做酒。甜蜀黍秸秆、甘蔗渣、木薯红薯玉米土豆。
出酒率高出固态法的几倍;
发酵时间短到固态法的几倍。
所以,综合表现出来的产品优势集中体现在成品勾兑上:迅速大量生产出来的酒精,兑兑就是成品酒。单用市场经济指标衡量,酒精酒就是最适合市场的商品:成本低,利润高,产量大,销售多。譬如茅台酒,别看你2000块一瓶,可你的成本要600块,而且要做5年才能上市卖钱。有这时间,酒精酒已经卖了百轮也不止,就按保守的2月一轮吧,还不说数量倍数,也是卖了30轮。按一斤酒带包装成本15块,卖30块,这个利润率就不仅仅是暴利了。可以这样概算:成本600卖2000生产周期5年,利润率233%,合到年利润率47%;成本15卖30生产周期2个月,合到年利润率500%,不算不知道,一算吓死人。这样的生意,傻瓜也知道拼命抢着干。至于喝着感觉怎样,酒精酒不管这个,反正你要喝酒,反正市场都是我这个,你不买也得买,不喝也的喝。因为我也是合法产品。
㈥ 一斤大米能做出几斤酒
一斤大米能做出几斤酒,要看酒的度数。
一斤大米产40度以上的酒,产量在8两到1斤之间。
一斤大米产20度到30度的的酒,产量在一斤半以上,不会超过两斤。
㈦ 一百斤米能酿多少酒
技术成熟,发酵季节好,酿造浓香白酒100斤粮食可以出酒40斤(65度)以上。
若是清香白酒,能出45斤以上(65度)白酒。
夏季要出酒少一些,气温高,入池发酵温度控制不住。
这个看你的酿酒师傅水平。
㈧ 一斤大米能酿一斤白酒吗
多加点自来水吧,纯粮食是酿不出来滴。
一斤粮食你如果酿低度酒会有0.6-0.7斤
高度酒38度+,有0.2-0.3斤。还想问什么就追加吧。
㈨ 一百斤大米能酿多少酒
传统工艺100斤大米产量约40斤,现代工艺100斤~200斤。
传统工艺酿造的葡萄酒,产量低,质量好。现代酿酒工艺,酒率高,质量差。小米、大米、高粱、干土豆、玉米酒率高。
一般情况下,酱香型白酒的产率为5:1,即5kg大米产约1kg(53%vol)酒。
1、香型白葡萄酒的产量在20%~25%之间。
2、浓香型白酒的产率在10%左右。
3、茅台香型白酒的产量约为5%。
另外,各厂家计算出的产量是不一样的。而酿造白酒时应加酒曲,酒曲也是用谷物制成的。酒音乐的添加量也会影响酒的产量。
(9)一斤米可以酿多少白酒扩展阅读
中国酿酒习俗的起源与发生,一般认为是在出现确凿的饮酒器的新石器时代晚朝。所谓饮酒器,便是指陶盉、鬶、高足杯之类。这种饮酒器概念是比照夏商周时期酒器的一般情况而限定的,故难免有失偏颇。
其实,原始时期的人类在使用陶器制品时,虽有一定的分类使用概念,但并无严格的使用定则,一器多用是非常流行的习俗,且有不少器类的用途并未被现代人所认识,按图索骥般地寻酒器溯酒源,显然不能真实地反映中国酿酒的起源情况。
从酿酒必备农业和制陶业发生的两个先决条件看,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已经完全具备。黄河流域的磁山、裴李岗、北首岭、李家村等早期文化已明显出现较发达的农业和制陶业,故中国酿酒的习俗完全可能在此时便已发生。
磁山、裴李岗时期的诸文化遗址,普遍发现的深腹罐、深腹三足器等陶容器,器体很大,显然是用于盛贮粮食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