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什么有的白酒加水后变浑浊
其一,高级脂肪酸及其酯类物质,其具体成分为棕榈酸、亚油酸、油酸及其乙酯类,这些高级脂肪酸及其乙酯在酒度下降或低温下,溶解度降低易析出形成混浊。
其二,其它酯、酸、醛、酮等物质及部分醇溶性物质,当酒度降低、溶解度达到一定的临界值时,这些物质易析出,出现失光、混浊现象,同时这些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也具有-定的关系,气温越低,溶解度越低,越易产生混浊失光。
其三,加浆用水,水质与酒质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如果加浆水硬度过大,水中的钙、镁离子及无机盐类在酒中也会形成混浊和沉淀。
鉴别方法:
1.看
将白酒倒入酒杯后(酱香酒的酒色透明或微黄),轻轻的将酒杯晃动一下看酒液流动的速度,其速度比水流动的速度要慢,其原因是白酒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这些元素会直接影响到白酒酒体的稠度和丰富度。
2.拈
酒液在手指间您能感觉到丝滑中带涩与拈动热巧克力的感觉相似为好酒,为什么这样说呢?是因为酒分子里面有一层酯化物薄膜富含的酯类物质与水分子,在酒中长期的互相交融渗透形成的,所以酒体才会有丝滑带涩的感觉。
3.搓
将白酒倒入手掌中双手搓干再轻嗅粮香和扑鼻的糟香,这一辩认方法简单快捷。这样做是因为白酒在形成风味质量前,要经过严格工艺处理,如果白酒中出现邪杂味、糠味、窖泥臭和霉味等就是人为疏忽导致的为劣质酒,白酒能保持粮食原有风味是优质白酒的象征。
4.品
品酒的过程中,好酒具有入口柔和、香气饱满、醇香馥郁、回味悠长等特点。
5.闻
真正的好酒丰富的香气缓缓飘进鼻腔,最开始闻时有饭、粮香及复合陈年老酒香气,这种香气让人有馨香飘逸的感觉。
6.融油
白酒中富含酯类和醛类物质,这些物质使好的白酒酒体具有融油性的特点,如果您想测评一款酒的好坏时您可以在酒中滴一滴食用油,如果食用酒在酒中能自然均匀扩散和下沉则为好酒。
7.看执行标准(主要用来鉴别,白酒大致可分为液态法白酒、固态法白酒,以及固液法白酒。代表意义:
①液态法GB/T20821:是食用酒精勾兑的。
②固液法GB/T20822:用不高于30%的固态纯粮基酒+食用酒精+香精+水勾兑出来的。
③固态法:真正的粮食酒!
8.手搓法
①取一滴酒置于手心,然后两手摩擦稍许,酒生热后发出的气味清香,则为上等酒;若气味发甜,则为中等酒;若气味臭苦,必为劣酒无疑。
②将酒瓶倒置,查看瓶中酒花的变化,若酒花密集上翻且立即消失,不均匀分布,酒液浑浊,即为劣质酒;若酒花分布均匀,上翻密度间隙明显,且缓慢消失,酒液清澈,则为优质酒。
③取食用油一滴,置于酒中,若油在酒中不规则扩散,下沉速度变化明显,则为劣质酒,若油在酒中较规则扩散和均匀下沉,则为优质酒
9.烧碱法
用氢氧化钠,即大家常说的烧碱,把要检测的白酒2两加入烧碱2克放入试管,然后放入热水中加热十分钟,好的白酒会显示为黄色,但是勾兑的劣质白酒完全不会变色。
鉴别原理:优质白酒为粮食酿造,劣质的白酒是工业酒精勾兑香料,不会起化学反应。
2. 白酒变浑浊是什么原因
白酒边浑来浊有几种原源因:
纯粮食白酒原度加水会边浑浊,因为纯粮食白酒里微量成分含量丰富,很多是溶于醇不溶于水所以会出现白色沉淀物或者絮状物。
在零下10°以上的地方南方的酒会有絮状物,北方的酒都是经过四阶过滤处理,这样就不会出现絮状物。
成品酒包装的时候卫生标准不过关,出现很多固形物等
3. 白酒出现浑浊怎么处理
由于酒中杂质多,质量不是太好。
摇动酒瓶,如果出现小米粒到高粱米粒大的酒版花,堆花权时间在15秒钟左右,酒的度数应该是53度—55度;如果酒花有高粱米粒大小,堆花时间在7秒钟左右,酒的度数为57度—60度。
把酒瓶慢慢地倒置过来,对着阳光或灯光观察瓶的底部,如有下沉的物质或有云雾状现象,说明酒中杂质多。如酒液不失光不浑浊,没有悬浮物,说明酒的质量较好。
(3)白酒变浑浊是什么原因扩展阅读:
白酒不同于黄酒、啤酒和果酒,除了含有极少量的钠、铜、锌,几乎不含维生素和钙、磷、铁等,所含有的仅是水和乙醇(酒精)。传统认为白酒有活血通脉、助药力、增进食欲、消除疲劳,陶冶情操,使人轻快并有御寒提神的功能。
饮用少量低度白酒可以扩张小血管,可使血液中的含糖量降低,促进血液循环,延缓胆固醇等脂质在血管壁的沉积,对循环系统及心脑血管有利。
4. 白酒变浑浊是酒质有问题吗
你的自产白酒酒度是多少?
倒入的酒杯是否经过刷洗,去除油脂类的物质?
造成回浑浊的原因答:
1、酒度低。酒度低香味物质(包括高级脂肪酸乙酯等)易析出,难溶于水,能溶于酒精的物质析出。
2、酒杯里面有油脂类的物质溶解到酒水中,置换出不易溶解到低度酒的高级脂肪酸乙酯。
5. 白酒放置很久后变浑浊,还能喝吗
我们中国的酒文化其实是非常博大精深的,尤其是宋朝的时候就已经发明出了蒸馏酒,所以我们在饭桌上喝酒,仿佛就是一件相当自然的事情,不管是跟自己的亲朋好友,还是跟自己的领导同事们在一起,都是一种“无酒不欢”的状态。好酒喝进肚子里,不仅可以缓解我们的情绪,更是得可以满足我们的口腹之欲。
而且,这种原理也可以当做日常生活中鉴别纯粮白酒的一种方法,因为不饱和脂肪酸颗粒源于植物,而这种植物酒精酒是不存在的,所以,可以试一下,在冰箱里放两杯酒,一杯纯粮酒、一杯酒精酒,冷藏一会端出来,这时候你会看到纯粮酒会变得浑浊,而酒精酒和放置前是没有差别的。
其实我们国内有一款竹筒酒,不管是从品质上还是口感上都是特别好的,可以选择尝试着喝一喝,酒不仅在口感上更加醇厚,白酒的颜色也会有淡淡的黄色,刚倒出来的时候都会有一种清香感,味道是特别好的。
6. 白酒为什么会浑浊
由于酒中杂质多,质量不是太好。
摇动酒瓶,如果出现小米粒到高粱米粒大的酒花,堆花时间在15秒钟左右,酒的度数应该是53度—55度;如果酒花有高粱米粒大小,堆花时间在7秒钟左右,酒的度数为57度—60度。
把酒瓶慢慢地倒置过来,对着阳光或灯光观察瓶的底部,如有下沉的物质或有云雾状现象,说明酒中杂质多。如酒液不失光不浑浊,没有悬浮物,说明酒的质量较好。
(6)白酒变浑浊是什么原因扩展阅读:
白酒不同于黄酒、啤酒和果酒,除了含有极少量的钠、铜、锌,几乎不含维生素和钙、磷、铁等,所含有的仅是水和乙醇。传统认为白酒有活血通脉、助药力、增进食欲、消除疲劳,陶冶情操,使人轻快并有御寒提神的功能。
饮用少量低度白酒可以扩张小血管,可使血液中的含糖量降低,促进血液循环,延缓胆固醇等脂质在血管壁的沉积,对循环系统及心脑血管有利。
白酒的生活妙用:
1、去腥:炸鱼时,将鱼在白酒中浸泡一下,再挂糊油炸,可去泥腥味。如果手上有了鱼虾腥味,将少许白酒滴于手心,相互搓擦,再用清水冲洗,即可去掉。
2、去除碘迹:在衣物上的碘酒污迹处,涂些白酒进行揉搓,碘迹可消退,对付衣物上的膏药迹也可用此法。
3、防止臭脚:新胶鞋或球鞋内,用白酒喷入至海绵垫不能吸收为止,晾干后再穿,则不会臭脚。
7. 为什么有的白酒加水后变浑浊呢
加水以后,酒度数降低了,酒里面的高级脂肪酸被分解出来了,产生了絮状物,所以就浑浊了。
白酒低温下变浑浊正是由于其中的高级不饱和酸以及酯类物质引起的,包括棕桐酸、油酸、亚油酸及其乙酯类物质。
这几种高级脂肪酸乙酯均为不饱和脂肪酸乙酯,性质不稳定,只溶于酒精,随着温度的降低溶解度也急剧降低,在低温下引起浑浊,甚至在低温环境下久置一段时间后,会凝聚产生白色絮状沉淀物。
所以,白酒在低温情况下出现浑浊或絮状物是正常的现象,不用担忧。而且,在酱香型白酒国家标准(GB/T26760-2011)中也规定:当酒的温度低于10度时,允许出现白色絮状沉淀物质或失光。10度以上时应逐渐恢复正常。
另外,低温下浑浊失光、有白色絮状物析出也正是纯粮酒的典型特征。
(7)白酒变浑浊是什么原因扩展阅读:
酒的香气来源及判断原理:
高级脂肪酸乙酯是白酒香气的主要来源,没有这类物质存在,白酒就不会有各具特色的香气,也就不会有十二香型的白酒区分。这些脂类物质在白酒中占比只有2%,但总的种类却有几百上千种,十分复杂。
白酒根据主体香气区分香型,比如浓香型白酒主体香气成分为已酸乙酯,清香型白酒主体香气成分为乙酸乙酯、乳酸乙酯;因为不同脂类的微量组合,各种香型之间才各有千秋。
如果酒里面没有这些脂类成分,白酒就只有味没有香,失去了一大半喝酒的乐趣;而且这些脂类成分会使酒体变得醇厚柔和,更好入口。
老酒之所以会越来越醇厚,也是因为脂类成分的含量增加。这些絮状物不仅会在低温下出现,如果白酒度数降低也会析出。因此就有酒中加水看是否变浑浊判断粮食酒的方法,使用的就是该原理。
8. 白酒业普遍存在问题,白酒浑浊是什么原因
这个问题也一直困扰着我,一直很喜欢喝东北的白酒,可为什么就是在大城市里面很难买到呢?
只能到东北的菜馆里面才能喝到
9. 白酒为什么会出现混浊和沉淀
白酒出现浑浊和沉淀的原因有可能是:
1、白酒出现浑浊一般是因酒度降低后,酒体版中醇溶性的香味成分因权酒精度降低导致的溶解度降低析出的缘故,这其中主要是酒中高沸点的棕榈酸乙酯、油酸乙酯、亚油酸乙酯的混合物。
2、浑浊也有可能是因蒸馏时候尾酒接的过多导致酒体酒精度偏低,上述高沸点的酯类物质溶解度降低导致。
3、浑浊有可能是因气温较低,特别是冬天,有时放在室外降温后的瓶酒中会出现白色絮状沉淀,当放回室温后又恢复溶解变成澄清。这也是系酒中香味成分随温度降低导致其溶解度降低的缘故。
4、出现沉淀有可能是加浆水硬度(水质中钙镁离子含量过高)过高,其与酒中香味成分发生反应产生白色的沉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