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白酒知识 > 古代白酒多少度

古代白酒多少度

发布时间:2021-02-04 06:49:51

Ⅰ 古代的酒有多少度,为什么古人能喝好几坛

题目中古代这个词泛指很宽,而我国从古至今的酒则是不断演变的。古人,究竟多远算古人?明清?宋元?盛唐?还是更早的先秦?

中国古代的酒最早是以谷物自然发酵产生的,你可以理解为夏天谷物水果存放着,天热一不小心就发酵了。古人尝了一下,还行,于是就成了最早的酒。就像现在自酿葡萄酒,拿葡萄洗净压榨之后自然发酵就行了,读书很低,就几度,当饮料喝都成。

武松在景阳冈喝的“三碗不过岗”,号称喝了三碗就醉,其实酿造的低度米酒也能做到,就是传说中的见风倒。我是贵州人,在贵州有很多农村地区至今还有自酿的米酒,度数很低,喝起来香甜可口,但是醉起来不省人事。曾经在六盘水地区喝过一种类似米酒,喝起来就像饮料,度数应该就是十几度的样子。我喝了几杯,起来的时候跟人有说有笑,一出门一股风吹来瞬间不省人事,从中午吐到晚上十二点。向来“三碗不过岗”大概就是如此, 由此看来,武二郎的酒量也还是不错的。

Ⅱ 古代的白酒度数一般是多少呢

古代分水岭在元朝,元朝以前都是酿造酒,酒度不会太高,最多也就5-8度,元朝时候出现了蒸馏酒,酒度大幅度提高,应该与今天白酒差不多了。50度左右应该没有问题。

Ⅲ 古代的酒有多少度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一生嗜酒成性,一句关于酒的诗句,也成为经典,千古流传。后人也将他称颂为诗仙。而古代的酒真的那么好喝吗?它有多少度?又是什么味道呢?

据历史资料分析,中国就酒历史源远流长,酿酒历史可追溯的夏禹时期。先秦时代酿酒,兼用曲、蘖两种酒母,到了汉代,以蘖酿造的醴逐渐消失,汉人制曲,多以麦为原料,有大麦、小麦、细饼等多种酒曲。到唐代,酿酒技艺较之魏晋有了很大的进步,首先出现了以大米为原料,直接由曲母培养而成的红曲,有更强的糖化力和酒精发酵力。度数达到8、9度上下。

而北宋酿酒在用曲方法上采用了“连渣拌饭法”,即把米淘洗干净,蒸成饭,令其极冷,然后连同曲渣一起投入,充分发挥曲渣中有益霉菌的作用。四时用曲各不相同,春冬酿造周期长,曲要捣作小块子,像骰子或皂子大小,如此则发酵有力而使酒味醇浓,秋夏酿造周期短,则曲要略细些,为的是曲和米能很快接触而使酒成熟的快。度数可以达到11-18度

但是到了宋朝末年,游牧民族从北方把蒸馏技术传入中国以后,中国的酒精度数从此提高了。到明朝时,好汉们只能小口小口地喝酒了,因为有了酒精度提高,再像从前那样大碗酒的牛吹,说不定随时会猝死呢!传统中国的黄酒酒精度数,在自然发酵情况下,若能达到20来度的酒精度已算不错,这是因为酵母发酵的过程中产生的酒精,到达一定浓度后也会杀死酵母所局限的。

古代的酒主要是用来解渴的,而不是像现在的烈酒,越喝越渴。浊酒有点像现在的鸡尾酒,七八度左右吧,所以有李白斗酒诗百篇的美赞。水浒传中武松更是连干了18碗,平常人是三碗不过岗。可能是这家店铺有什么独特的蒸馏技术,可是最多也就类似现在的啤酒的度数15度左右吧。所有平常人三碗不过岗,谁知武松海量,连干18碗。

因为以前的酒是用粮食酿的,老百姓哪能吃的起粮食,自己吃都不够,更别说是用来酿酒了,所以在老百姓中喝酒是一种很奢侈的东西,只有贵族才能引用。由此可见,如果凭我们现代人的酒量回到古代,估计各各都是喝酒达人。而武松喝的那十八碗酒,也就相当于今天的一瓶二锅头吧!

Ⅳ 古代时候酒有多少度

一般为10-35度左右

按你的意思的那种古代,一般也就是浊酒,十来度,二十度已经是御赐之类的好酒了

Ⅳ 古代人喝的酒多少度

古代的酒度数不高,一般在十几度左右,最高不高于二十度,没有现代的酒度数那么回高。

古人酿酒,答大多用五谷或者果子来酿酒的,所以酿出来的酒有点类似我们现在的葡萄酒。这种酒对身体有好处,一般古代女人也喝,但大多不会贪杯。

(5)古代白酒多少度扩展阅读:

当时最有名的应该是米酒,米酒酿制工艺简单,口味香甜醇美,乙醇含量极少,因此深受人们喜爱。当时能喝酒的名人号称“千杯不醉”幸亏酒的度数不高,否则会大伤身体。

酒文化虽然是中国传承千年的文化,但长期饮酒还是会引起身体的不适,也绝对不是你过度贪杯的理由,保持适度的饮酒习惯,才不失酒文化的真正内涵。我们现代人,一定要秉承着对自己好更是对家人好的思想,对自己负责,更是对家人负责。

Ⅵ 古代酒的度数一般为多少度

10度以下

Ⅶ 古代的酒是多少度的和现代的酒有什么区别

酒精浓度低~按现在的度数度量的话 一般只有2~3度
中国白酒是世界著名的六大蒸馏酒之一(其余五种是白兰地、威士忌、郎姆酒、伏特加和金酒)。中国白酒在工艺上比世界各国的蒸馏酒都复杂得多,原料各种各样,酒的特点也各有风格,酒名也五花八门。

中国白酒在饮料酒中,独具风格,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白酒相比,我国白酒具有特殊的不可比拟的风味。酒色洁白晶莹、无色透明;香气宜人,五种香型的酒各有特色,香气馥郁、纯净、溢香好,余香不尽;口味醇厚柔绵,甘润清冽,酒体谐调,回味悠久,那爽口尾净、变化无穷的优美味道,给人以极大的欢愉和幸福之感。

我国白酒的酒度早期很高,有67°、65°、62°之高。度数这样高的酒在世界其他国家是罕见的。近几年,国家提介降低白酒度数,有不少较大的酒厂,已试制成功了39°、38°等低度白酒。低度白酒出现市场初期,大多数消费者不太习惯,饮用起来总觉着不够味,“劲头小”。90年代初,城市消费者已经开始习惯低度白酒,在宴席上已经逐渐成为一个较好的品种了。

白酒以前叫烧酒、高粮酒,建国后统称白酒、白干酒。为什么叫白酒、白干和烧酒?白酒就是无色的意思,白干酒就是不掺水的意思,烧酒就是将经过发酵的原料入甑加热蒸馏出的酒。

白酒的名称繁多。有的以原料命名,如:高粱酒、大曲酒、瓜干酒等,就是以高粱、大曲、瓜干为原料生产出来的酒。有的以产地命名,如:茅台、汾酒、景芝白干、曲阜老窖、兰陵大曲等。有的以名人命名,如:杜康酒、范公特曲等。还有的按发酵、贮存时间长短命名,如:特曲、陈曲、头曲、二曲等。二锅头、回龙酒等,则又是以生产工艺的特点命名的。二锅头是我国北方固态法白酒的一种古老的名称。现在有的酒仍叫二锅头。现在的二锅头是在蒸酒时,掐头去尾取中间馏出的酒。真正的二锅头系指制酒工艺中在使用冷却器之前,以古老的固体蒸馏酒方法,即以锅为冷却器,二次换水后而蒸出的酒。所谓回龙酒,就是将蒸出的酒重烤一次,即为回龙酒。

我国白酒起源于何时,众说不一,尚无定论。

一种说法,起源于诏代,在唐代文献中,烧酒、蒸酒之名已有出现。李肇(公元806年)写的《国史补》中的:“酒则有剑南之烧春”(唐代普遍称酒为“春”);雍陶(公元834年)诗云:“自到成都烧酒热,不思身更入长安。”可见在唐代,烧酒之名已广泛流传了。田锡写的《曲本草》中说:“暹罗酒以烧酒复烧二次,入珍贵异香,其坛每个以檀香十数斤的烟熏令如漆,然后入酒,腊封,埋土中二三年绝去烧气,取出用之。”赵希鹄写的《调燮类编》中说:“烧酒醉不醒者,急用绿豆粉粉荡皮切片将筋撬开口,用冷水送粉片下喉即安”(卷二);他又说:“生姜不可与烧酒同用。饮白酒生韭令人增病。饮白酒忌诸甜物”(卷三)。

以上引文中所说的“烧酒”、“蒸酒”、“白酒”,是否就是今天的白酒?单从名字相同还不可定论。有人认为我国民间长期相沿,把蒸酒称为烧锅,烧锅生产的酒即为烧酒。但烧锅之名起源于何时,尚待考证。故白酒起源唐代,其论据尚欠充分。

另一种说法,元代时(1271—1368年)由国外传入。

元时中国与西亚和东南亚交通方便,往来频繁,在文化和技术等方面多有交流。有人认为“阿刺古”酒是蒸馏酒,远从印度传入。还有人说:“烧酒原名‘阿刺奇’,元时征西欧,曾途经阿刺伯,将酒法传入中国。”章穆写的《饮食辨》中说:“烧酒,又名火酒、‘阿刺古’。‘阿刺古’番语也。”现有人查明“阿刺古”、“阿刺吉”、“阿刺奇”皆为译音,是指用棕榈汗和稻米酿造的一种蒸馏酒,在元代曾一度传入中国。

再一种说法,是明代药物学家李明珍(1518—1593年)在《本草纲目》中所写:“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败之酒皆可蒸烧。近时惟以糯米或黍或秫或大麦蒸熟,和曲酿瓮中十日,以甑蒸好,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这段话,除说明我国烧酒创始于元代之外,还简略记述了烧酒的酿造蒸馏方法,故人以为可信

Ⅷ 古代酒的度数一般为多少度呢

在元代以前抄,就是到南宋为止的酒都袭是发酵酒,度数最多不高过二十;大多是十度以下的米酒,发酵后就过滤而得。详细看http://..com/question/177235708.html。女儿红有16,18,24,26,28的

阅读全文

与古代白酒多少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洛维斯红酒怎么样 浏览:743
白酒t20什么意思 浏览:544
白酒可以对什么喝 浏览:115
长城红酒一瓶喝不完能放多久 浏览:405
法国红酒臭吗 浏览:961
枫塔妮红葡萄酒价格 浏览:160
法国葡萄酒的关税 浏览:514
鹿头的红酒什么牌子 浏览:961
93年矛艺白酒多少钱一瓶 浏览:594
浓烈的雄黄酒 浏览:954
法国人热爱红酒 浏览:680
怎么就知道红酒好不好 浏览:344
五大连池原浆一号啤酒厂 浏览:646
一瓶葡萄酒10万什么牌子 浏览:117
南非白葡萄酒savage 浏览:42
一顿白酒多少箱 浏览:553
哈尔滨啤酒与青岛啤酒多少度 浏览:25
雷欧庭红葡萄酒 浏览:812
后海啤酒多少钱一瓶 浏览:639
红酒忌讳什么药一起吃 浏览: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