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火车上能带几瓶白酒
不是不可以带,也不是成箱的就能带。
散装白酒不能带上车,封存完好的瓶装白酒可以带上火车。
数量不能超过一箱(6瓶装)。
如果带的白酒超过数量限制,可以办托运。
问题已解决可以采纳。
B. 火车上能带多少斤酒
2016年发布的《铁路进站乘车禁止和限制携带物品目录》最新规定:坐火车是可以带白酒,但是,数量和度数是有限制的。
散装白酒是不能带上动车的,但封存完好的瓶装白酒可以带上动车,不过数量上有限制,不能超过一箱(6瓶装),如果带的白酒超过数量限制,你也可以选择托运。
火车条列中规定“不超过100ml的酒精”,这条规定对于酒类而言比较含糊,因为我们知道白酒、红酒、啤酒等都不是纯酒精,所以也可以说是火车乘坐条例里并没有明确规定不可以携带酒类。
不同酒的限量
1、 铁路仅对酒精有限制,对散装白酒没有任何的限制。没有作限制当然就是可以任意携带的,不过不能超过10公斤。
2、 不超过100ml的酒精,正常来说只可以带两瓶,每瓶500ML的样子。啤酒不限,红酒、黄酒的数量也管得较松,白酒一般可携带2公斤。
3、 白酒要原包装和自用,用塑料油壶或者饮料瓶装的散装白酒很容易挤破、致燃,安检处的警方会以易燃易爆品没收处理。
4、 散装白酒是不能带上车的,但封存完好的瓶装白酒可以带上火车,不过数量不能超过一箱(6瓶装);如果你随身携带物品(包括白酒)的重量不得超过铁路规定的重量(大人20KG,小孩10KG,外交人员35KG),超过时对超过的部分要补收运费的,坐火车带白酒超过数量限制时,可以托运。
C. 2017铁路规定可以在火车上带几瓶白酒
白酒一般可携带2公斤。
1、 铁路仅对酒精有限制,对散装白酒没有任何的限制。没有作限制当然就是可以任意携带的,不过不能超过10公斤。
2、 不超过100ml的酒精,正常来说只可以带两瓶,每瓶500ML的样子。啤酒不限,红酒、黄酒的数量也管得较松,白酒一般可携带2公斤。
3、 白酒要原包装和自用,用塑料油壶或者饮料瓶装的散装白酒很容易挤破、致燃,安检处的警方会以易燃易爆品没收处理。
4、
散装白酒是不能带上车的,但封存完好的瓶装白酒可以带上火车,不过数量不能超过一箱(6瓶装);如果你随身携带物品(包括白酒)的重量不得超过铁路规定的重量(大人20KG,小孩10KG,外交人员35KG),超过时对超过的部分要补收运费的,坐火车带白酒超过数量限制时,可以托运。
散装白酒是不能带上动车的,但封存完好的瓶装白酒可以带上动车,不过数量上有限制,不能超过一箱(6瓶装),如果带的白酒超过数量限制,你也可以选择托运。
(3)火车可以带多少白酒扩展阅读:
新规将危及旅客人身安全、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利器、钝器等也列为禁止携带物品,例如,除管制刀具以外,可能危及旅客人身安全的菜刀、餐刀、屠宰刀、斧子等;利器、钝器;射钉枪、防卫器、弓弩等其他器具,都禁止携带进站上车。
在枪支、械具类的禁带物品目录中,除了在末位标注禁带“上述物品的样品、仿制品”字样外,还单独将仿真枪、道具枪在其他类枪支内单独列出,并且放在目录靠前的位置。
此外,“新目录”中,打火机由可带5只减为2只,安全火柴由20小盒减为2小盒,摩丝、发胶、杀虫剂、空气清新剂等自喷压力容器由600毫升压缩为120毫升,指甲油、去光剂、染发剂仍为20毫升。
“新目录”还增加了危害行车运行安全或公共卫生的禁带物品,包括可能干扰到列车信号的强磁化物、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物品,有恶臭等异味的物品,比如臭豆腐、榴莲等。此外,特别将家禽、宠物等“活动物”单独列出,但导盲犬除外。
D. 火车上能带几瓶酒
火车上封装好的酒能带6瓶。
散装白酒不能带上火车,可以携带上限为6瓶封闭好的瓶装白酒,如果白酒度数高于50度则上限为2瓶;国产香烟可携带数量上限为10条,进口香烟为5条。
火车上禁止携带的物品包括:枪支、弹药、警械、管制刀具、自行车、民用爆炸物品(鞭炮、发令纸、雷管、炸药)、剧毒物品、强磁物品、放射性物品,以及易燃易爆易腐蚀物品(如香蕉水、汽油、煤油等)、宠物、活禽及榴莲等有异味的物品。
火车上限量携带的物品包括:安全火柴限带2小盒,普通打火机最多2个;指甲油、去光剂、染发剂不得超过20毫升;冷烫精、摩丝、发胶、杀虫剂、空气清新剂等自喷压力容器不得超过120毫升。
(4)火车可以带多少白酒扩展阅读
《铁路旅客运输安全检查管理办法》中规定:
第十二条 铁路运输企业在旅客进站或托运人托运前查出的危险物品,或旅客携带禁止携带物品、超过规定数量的限制携带物品的,可由旅客或托运人选择交送行人员带回或自弃交车站处理。
第十三条 对怀疑为危险物品,但受客观条件限制又无法认定其性质的,旅客或托运人又不能提供该物品性质和可以经旅客列车运输的证明时,铁路运输企业有权拒绝其进站乘车或托运。
第二十条铁路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对旅客运输安全检查情况实施监督检查、处理投诉举报时,应当恪尽职守,廉洁自律,秉公执法。对失职、渎职、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