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酒起源于什么时候,距今多少年了。中国传统的酒是什么。
酒的起源时期:据《神农本草》所载,酒起源于远古与神农时代。
距今已有5000年历史。
中国传统的酒:早初酒应当是果酒和米酒。
『贰』 中国的白酒历史到底有多久
中国白酒的发展历史
唐代
在唐代文献中,烧酒、蒸酒之名已有出现。李肇(公元806年)写的《国史补》中的:“酒则有剑南之烧春”(唐代普遍称酒为“春”);雍陶(公元834年)诗云:“自到成都烧酒热,不思身更入长安。”可见在唐代,烧酒之名已广泛流传了。
田锡写的《曲本草》中说:“暹罗酒以烧酒复烧二次,入珍贵异香,其坛每个以檀香十数斤的烟熏令如漆,然后入酒,腊封,埋土中二三年绝去烧气,取出用之。
元代
元代中国与西亚和东南亚交通方便,在文化和技术等方面多有交流。有人认为“阿刺古”酒是蒸馏酒,远从印度传入。还有人说:“烧酒原名‘阿刺奇’,元时征西欧,曾途经阿刺伯,将酒法传入中国。”章穆写的《饮食辨》中说:“烧酒,又名火酒、‘阿刺古’。‘阿刺古’番语也。”现有人查明“阿刺古”、“阿刺吉”、“阿刺奇”皆为译音,是指用棕榈汗和稻米酿造的一种蒸馏酒,在元代曾一度传入中国。
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1518—1593年)在《本草纲目》中所写:“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败之酒皆可蒸烧。近时惟以糯米或黍或秫或大麦蒸熟,和曲酿瓮中十日,以甑蒸好,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
现代吴德铎先生则认为撰写<<饮膳正要>>的作者忽思慧(蒙古族人)当时是用蒙文的译音写成“阿剌吉”,而并未使用旧有的汉文名(烧酒)。故不应看成是外来语。忽思慧并没有将“阿刺吉”看作是从外国传入的。
至于烧酒从元代传入的可信度如何,曾纵野先生认为“ 在元时一度传入中国可能是事实,从西亚和东南亚传入都有可能,因其新奇而为人们所注意也是可以理解的。”(曾纵野:我国白酒起源的探讨(<<黑龙江酿酒>>,1978年))明代时称白酒为火酒。
明代
1998年8月,在成都市锦江畔以外发现的明朝初年的水井街坊遗址,这是我国迄今发现连续生产白酒长达800年的酒坊实证。中国有着世界上独创的酿酒技术。
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坂口谨一郎曾说中国创造酒曲,利用霉菌酿酒,并推广到东亚,其重要性可与中国的四大发明媲美。白酒是用酒曲酿制而成的,为中华民族的特产饮料,又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蒸馏酒,通称烈性酒,成为全球酒类饮料产销大国,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等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
清代
白酒是清朝发扬光大,逐渐替代“杜康”的朝代,绝大多数的蒸馏酒名牌都创始于清朝。
白酒又名抄烧酒、白干,是中国的传统饮料酒。据《本草纲目》记载:“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创始,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指蒸锅),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由此可以得出,我国白酒的生产已有很长的历史。
啤酒于二十世纪初传入中国,属外来酒种。啤酒是根据英语Beer译成中文“啤”,称其为“啤酒”,沿用至今。啤酒的起源与谷物的起源密切相关,人类使用谷物制造酒类饮料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已知最古老的酒类文献,是公元前6000年左右巴比伦人用黏土板雕刻的献祭用啤酒制作法。公元前4000年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已有用大麦、小麦、蜂蜜制作的16种啤酒。公元前3000年起开始使用苦味剂。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穆拉比(Hammurapi?~公元前1750)颁布的法典中,已有关于啤酒的详细记载。
多数历史学家都认为波斯可能是世界上最早酿造葡萄酒的国家。在考古研究中,在欧洲保加利亚的古人遗迹中发现,大约在公元前3000至6000年,已开始以葡萄汁液进行酿酒,而古代诗人荷马亦在其Iliad及Odyssey两本著作中也提到色雷斯人(保加利亚的古人)的优良酿酒技术。所以有很多人认为保加利亚是葡萄酒的发源地。
『肆』 中国白酒有多少年的历史
白酒是蒸馏酒,公元5世纪发明的蒸馏术,用于酒的蒸馏已经到了9世纪,传到中国已版经到了元代,古代文献李权时珍的“本草纲目”上提到“烧酒”非古法,自元始创之!也就是说元朝(公元1206年~1368年)距今也就是800年左右!
『伍』 酒至今有多久历史
人工酿酒是陶器的来制造。否则,便无从源酿起。在仰韶文化遗址中,既有陶罐,也有陶杯。由此可以推知,约在六千年前,人工酿酒就开始了。《孔丛子》有言:“尧舜千钟。”这说明在尧时,酒已流行于社会。“千钟”二字,则标志着这是初级的果酒,
与水差近。《史记》记载,仪狄造“旨酒”以献大禹,这是以粮酿酒的发端。自夏之后,经商周,历秦汉,以至于唐宋,皆是以果粮蒸煮,加曲发酵,压榨而后酒出。
『陆』 中国酒有多少年历史
概括起来中国酒的起源有三种说法。
1。起源周代的杜康造酒,《事物纪原》中有“杜康回作酒”的记载。答
2。公元前21世纪夏朝的仪狄造酒,《战国策。魏策》记载。
3。《黄帝内经。索问》中关于醴酪的记载,推算在公元前26世纪。
『柒』 中国酒文化有多少年历史
俗话说,“无酒不成礼仪”,又说,“酒逢知己千杯少”。酒,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多么的重要。酒,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也渐渐创造出了灿烂的酒文化。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酿酒国家之一。不知各位朋友认为中国酿酒的历史有多长吗?告诉你吧,早在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酿酒,商周时期已经出现了制作酒曲的方法,到了南北朝时期,已经出现了好几十种酒和药酒的酿造方法。可以说,酒是人类最古老的人造饮料之一。
酒的种类非常多,按酿造方法,可以分为蒸馏酒、发酵酒和配制酒;按酒精的含量,可以分为高度酒(度数在40度以上)、中度酒(度数在20到40度之间)和低度酒(度数在20度以下);如果按照通常的商业习惯,又可以分为白酒、黄酒、果酒、啤酒和配制酒等。如大家所熟知的茅台酒、五粮液、泸州老窖、山西汾酒等属于白酒,而像浙江绍兴女儿红、花雕酒等则属于黄酒,我们则把各种葡萄酒划分到果酒类里面,等等。
酿酒,离不开水。一方水土产一方物,在几千年的酿酒史上,水一直是酿造上品佳酒必不可少的条件,名酒产地必有好水,尤其是含有丰富矿物质的水。1915年巴拿马世博会上一瓶碎了的茅台酒让国人扬眉吐气美美地回味了近百年,茅台酒产于贵州省仁怀县,那里有一条赤水河,水质特好。离开了茅台镇,在其它任何地方,用同样的方法,却再也酿造不出如此香美的好酒。古井贡酒扬名天下,则完全得益于那口古井;而如果没有了崂山泉水,青岛啤酒的口味就是不再相同。
酒有多种,每一种酒的口味、特性和功效都会略有不同。一般来说,都有这样的特点,即酒性温而口味较为辛辣,温者能祛寒、疏导,辛者能发散、疏导,所以酒具有疏经活脉、行气调血、温阳祛寒的功效,一经喝下,便会觉得自己的郁闷之情得以松解,兴奋、失意之绪得以宣泄。再有,酒本就为谷物酿造出来的精华,故还补益肠胃的功效。此外,酒能杀虫驱邪、辟恶逐秽。而如果把酒与药物结合起来,两者相加,功效何止增长十倍。
要懂得饮酒,选一套好的酒具必不可少。喜欢饮酒的人,总要关注酒具的选择如何。酒具是用来贮酒、盛酒和饮酒的器具。在我国,按照质地材料,可以把酒具分为陶酒具、瓷酒具、青铜酒具、玉酒具、玻璃酒具和其他酒具等。不同的酒具,反映了历史上不同阶段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水平和状况。不同地位的人,所用酒具有所不同,在古时,低下层的劳苦大众使用最多的便是陶酒具,而玉酒具、金银酒具等则成为上层统治者的专用酒具。当然这些早已成为了历史,只要大家喜爱,无论用什么酒具也不受限制的。
有了渊源流长的酒历史,也就有了灿烂悠长的酒文化。千百年来,多少文人墨客饮酒吟诵,借酒言志,留下了无数的佳作名言。李白“斗酒诗百篇”,多少年来让人何等羡慕;“葡萄美酒夜光杯”,景色多么的优美,谁的酒兴不会大增呢?“酒逢知己千杯少”,好友相聚,美酒必不可少。当然,也有“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无奈,“酒不醉人人自醉”的惆怅。不过,我们可不要追求“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小算盘,亲朋好友之间,总还是多点坦诚,多点直率吧。虽说没有必要“一醉方休”,但我们还是要学会“美酒赠知己,玫瑰送佳人”。
酒,演绎了人间多少的恩恩怨怨,又留下了数不清的经典故事与千年绝唱。关云长“温酒斩华雄”,成就武圣威名;卓文君当垆沽酒,为了一曲“凤求凰”;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既保住了自己的皇位,又给手下大臣以充足的体面; 而无人敢赴的“鸿门宴”,终于由此爆发持续八年的楚汉战争。喜事喝喜酒,气氛更加喜庆,悲痛郁闷之时,“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可以说无论在红白喜事,宴亲赠友等各种活动中,“无酒不成席”,“无酒不成礼仪”。
喝酒,无外乎总会有醉酒出现。,可以说,醉是酒的精华。对于普通人,有“灌夫骂座”,则对于那些历史名人,因醉酒更引出了许多故事。汉高祖刘邦醉酒斩白蛇而得天下;“贵妃醉酒”,让洛阳所有牡丹都为之凋谢;一代词人李清照,更有“沉醉不知归路”。也因为醉酒,才让中国武术多了一套醉拳,辉煌的宋词也有了“醉花阴”、“酒泉子”等词牌名。醉,让中国的酒文化发挥到了极致。总之,“酒外乾坤大,壸中日月长”, 无论是过去,还是在现在及将来,我们的生活始终离不开酒,我们能饮酒,更要会饮酒,“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在漫漫的历史长河,酒的历史和酒文化还将继续演绎着美丽的神话,也必将创造出美好的明天
『捌』 中国酒文化有多少年历史了
中国酿酒的历史渊源久远,最初起始于商、周时期,距今已有三千余年的历史了。朱翼中的《酒经》称,夏朝初年,名为仪狄的一个官员用桑叶包饭酿成酒以此献给大禹,大禹饭后感到味道甘美,感慨道:“后代必有为了饮酒而亡国的。”于是下令禁止造酒,但此造酒之法仍在宫中暗暗流传。另据《说文解字》记载:“古青少康初作萁帚,秫酒,少康,杜康也。”自古以来,文人学士多爱饮酒,因;而给酒起了许多雅名,如“金浆”、“琬液”、“琼苏”等,有些直接进入诗中。酒成为文人生活艺术中的重要内容。“李白斗酒诗百篇”,酒在这里已成为文人文化的一部分了。
在中国民众的日常生活中,酒也不是作为一种单纯的饮料来看待的,而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和个人性格的“壮胆剂”,它起到调节人际关系、培养和促激人们性格的作用。 中国有句俗话“无酒不成席”,酒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无所不在;从古到今,中国人一向敦于友谊,友人相逢,无论是久别重逢,还是应邀而逢,都要把酒叙情,喝个痛快。中国人把婚礼的筵席称“喜酒”,生了孩子办满月称“满月酒”,重阳节要喝“重阳酒”,端午节要喝“菖蒲酒”,祝捷要喝“庆功酒”,情人喝“交杯酒”,交朋友喝“拜把子”酒,此外,敬神、祭祖、开业等等都要喝酒,酒已成为中国人际交往的桥梁和纽带,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酒种类繁多,白酒、葡萄酒、啤酒、黄酒、药酒等等应有尽有。其中,中国的名优白酒在国际市场上久负盛名,受到了中外宾朋的好评。1979年在全国第三届评酒会上,评出了18种中国名酒。这些酒是:贵州茅台酒,四川五粮液,四川剑南春,贵州董酒,山西汾酒,安徽古井贡,四川泸州老窖酒,江苏洋河大曲酒,烟台葡萄酒,北京中国红葡萄酒,河北沙城白葡萄酒,河南民权白葡萄酒,烟台味美思,烟台金奖白兰地,山西竹叶青,绍兴加饭酒,福建沉缸酒,青岛啤酒。
中国不仅酒的种类繁多,而且还有着源远流长的饮酒文化。中国人饮酒最讲究的是意境。最佳的状态是似醉非醉,使人处于最快乐、最兴奋的境界中。这时不仅人们话多,而且兴致大发,会妙语连珠,诗如泉涌,“李白斗酒诗百篇”即是最好的例证。
中国人在饮酒方面还编织了许多酒令和饮酒歌。如“酒逢知己千杯少,能喝多少喝多少,能喝多不喝少,一点不喝也不好”、“一杯酒,开心扉”、“五杯酒,豪情胜似长江水”、“十杯酒,红心与朝日同辉”……因此,从古至今以酒为引子的典故也十分丰富,如“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宋太祖杯酒释兵权”、“武松醉打蒋门神”等,至于以酒为题的文字创作则不胜枚举,这些均为中国酒文化增添了饶有趣味的内容。 中国的酒文化的另一个表现是,喜欢慢慢的品尝,不喜欢一饮而尽,更不喜欢喝得酩酊大醉。所以不仅在饮酒的器皿上有许多讲究,在饮酒的方式上也多种多样。如酒盅要小,满杯为多少份量都有固定标准。 在民间,还有温酒、烫酒的习惯,认为饮凉酒有害于健康,常常把瓶中的酒倒入酒壶中,放在热水中温一下,热了再饮。 这些有关酒的文化,是中国人民的一种生活习俗。但随着外国酒文化的侵入,中国的酒文化也逐渐在发生着变化。
『玖』 酒有多少年历史了
公元前2世纪的《吕氏春秋》上说“仪狄作酒”,说酒是仪狄这个人发明的。而版在西汉刘向的《战权国策》中说的更具体:“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这说明酒作为一种饮料进入人们的生活已有4000-5000年的历史了 。
『拾』 白酒有多少年历史了
五千抄年以上。
早在5000年前,这里的新石器文明就有了酿酒的历史。樟树市内筑卫城遗址(新石器时代)出土的大量陶皿、酒器,以及吴城遗址(殷商时代)精美的青铜器。主要有四特酒、贵酒、张家界酒、茅台酒、西凤酒、五粮液、双沟大曲、洋河大曲、古井贡酒、剑南春、泸州老窖、汾酒、伊力特、董酒、山雁王、霸王醉、金门高粱酒等。
相传夏禹时期的仪狄发明了酿酒。史籍中有多处提到仪狄“作酒而美”、“作酒醪”的记载,似乎仪狄乃制酒之始祖。一种说法叫“仪狄作酒醪,杜康作秫酒”。
(10)白酒有多少年历史扩展阅读
中国白酒具有以酯类为主体的复合香味,以曲类、酒母为糖化发酵剂,利用淀粉质(糖质)原料,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陈酿和勾兑而酿制而成的各类酒。而严格意义上讲,由食用酒精和食用香料勾兑而成的配制酒则不能算作是白酒。
白酒主集中在长江上游和赤水河流域的贵州仁怀、四川宜宾、四川泸州三角地带有着全球规模最大、质量最优的蒸馏酒产区,分别为中国三大名酒的茅五泸,其白酒产业集群扛起中国白酒产业的半壁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