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酒的发酵过程
酵母菌通过细胞内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外界发酵液中的元素,如 Na Ca Cl O H C P 等元素.
因为酒精发酵是无氧发酵,所以不能从空气中吸收任何元素.
一)发酵的目的要求
淀粉质原料经过蒸煮,使淀粉呈溶解状态,又经过曲霉糖化酶的作用,部分生成可发酵性 糖,这还不是酒精生产的终了,在.糖化醪中接入酵母菌;在酵母的作用下,将糖分转变为酒精和CO2,获得了酒精产品,这才是酒精发酵的目的。
从表面上去观察酒精发酵,其过程十分简单,它只是将糖化醪打入发酵罐后,接入酒母,就可以进行发酵了。但是,在酒精发酵过程中却发生着十分复杂的生物化学变化过程:在这里既有糖化醪中的淀粉和糊精继续被糖化酶水解,生成糖分的作用(即后糖化作用),也还有蛋白质在曲霉蛋白酶进一步水解下生成低分子含氮化合物如是是眎、动胨、肽和氨基酸的作用。生成的这些物质,有的被酵母吸收利用,合成酵母菌体细胞,另一部分则被发酵,生成酒精和CO2及其它副产物。
酒精生产,要求用最少的原料来生产尽可能多的酒精产品,并应尽量减少发酵损失,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创造如下有利条件来实现这一目的要求:
(1)在发酵前期,要创造条件,让酵母菌继续繁殖到一定数量。
(2)使糖化醪中的淀粉和糊精继续被分解,生成可发酵的糖分。
(3)发酵过程的中期和后期,要创造厌气条件,使酵母在无氧条件下将糖分发酵生成酒精。
(4)发酵过程中产生的CO2应设法排除,并注意加强对随CO2逸出时被带走酒精的捕集回收。
二)发酵设备
酒精发酵的工艺方式不同,发酵设备也赂有差异。从发酵形式来分,有开放式、半密闭式和密闭式三种。如果从材质上分,则可分为钢板和水泥制两种。
半密闭式发酵罐多采用钢板制成,罐顶设有顶盖,顶盖上设有能启闭的人孔。
密闭式发酵罐也用钢板制成,钢板厚度视发酵罐容积不同而异,一般采用4—8毫米厚钢板制成,罐身呈圆柱形,罐身直径与高之比为1:1.1;盖及底为圆锥形成碟形;罐内装冷却蛇管,蛇管数量一般取每立方米发酵醪用不少于0.25平方米的冷却面积。蛇管可分上下两组安装,并加以固定。也有采用在罐顶用淋水管或淋水围板使水沿罐壁流下,达到冷却发酵醪的目。对于容积较大的发酵罐,这两种冷却形式可同时采用。对地处南方的酒精厂,因气温较高,故应加强冷却措施。有的工厂在发酵罐底部设置吹泡器,以便进行搅拌醪液,使发酵均匀。罐顶设有CO2排出管和加热蒸汽管、醪液输入管。但管路设置应尽量简化,做到一管多用,这对减少管道死角,防止杂菌污染有重要作用。大的发酵罐的顶端及侧面还应设有人孔,以便于清洗。
水泥酵罐系采用钢筋水泥制成,形状可分为圆形或方形两种。有的制成密封式,也可制成敞口式。因水泥发酵罐有易腐蚀、逃酒和灭菌不彻底等缺点,所以一般厂多不采用。
五.酒精发酵醪成熟
酒精发酵醪成熟指标的控制是生产中一项重要工作。如果控制恰到好处,不但可以提高设备利用率,增加酒精产量,而且可以大大降低原料消耗,提高淀粉出酒率。
发酵醪的成熟虽然与发酵时间、醪液浓度、发酵温度、酵母接种量和发酵方式等因素有关
❷ 浓香型白酒酿造工艺
香型白酒抄的大曲,着重于堆,覆盖严密,以保潮为主。培养期各工艺阶段主要以翻曲来区分,阶段不十分明显。窗户的封启以实际需要而定。热曲和晾曲,主要依赖翻曲操作,只有当制曲顶点温度超越规定的工艺极限时,才进行翻曲,放潮降温。控制热曲顶点温度较高,一般在50℃以上,个别者高达60℃以上,如全兴大曲60℃,德山大曲60一65℃。翻曲次数较少,不象清香型白酒大曲翻曲频繁,属于中温曲和高温曲,工艺特点为多热少晾。因此,断面茬口不清亮.曲香味浓,以黄色曲居多。浓香型白酒因大曲用火的不同,主要是热曲温度顶点不同,分为中火曲和大火曲,实际即中温曲和高温曲。一遍高温曲的用曲量大,白酒的曲香味浓;中温曲用曲量小,白酒的曲香味稍淡。实际测定,中温曲的糖化力、液化力、发酵力,都比高温曲大。为了互相补充,发挥各自的优异性能,有些白酒厂,常把高温曲和中温曲配合使用,从而收到出酒率和质量两者兼优的效果。
❸ 浓香型白酒糖化需要几天
浓香型白酒
从原料入窖糖化到生成酒,主发酵期7-10天左右(温度影响),后期都是为了生香。有做40天发酵的,有60天发酵的。这个过程是边糖化边发酵,没有严格区分糖化和发酵的过程。
❹ 酿酒过程中的糖化技术是什么
目前各厂家采用的增香保质措施,各有特点,各有成效。如采用酯化酶、酯化曲或酯化液增强酯化作用;优质老窖的使用,能在发酵过程中充分利用窖泥中的特有微生物群赋予产品原有的风味;还有双轮底增香、香醅串蒸、勾兑调香等多种形式等等。只有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糖化酶在黄酒生产中的应用技术才能更趋完善和实用。
糖化酶应用技术在客观上弥补了传统工艺的不足之处,即糖化酶发酵力低、曲中带杂菌和不耐菌。这三方面,都是糖化酶应用技术的长处。在实际应用中,应充分了解本项技术的应用特点。为此,现根据一些生产厂家的实际应用情况,提出几点注意事项:
1.改变原有的传统工艺
生产实践证明,我国的传统工艺在客观上已形成了一种特别适合于在酿酒过程中某些特定微生物代谢活动特定环境,糖化酶的应用只是弥补这种环境的不足。所以,传统工艺,包括所使用的大曲、小曲、麦曲,都应当保留。全部保留或部分保留由工艺需要而定,以保证产品质量为原则。
2.采取增香保质措施
糖化酶应用的目的在于提高原料出酒率,缩短发酵周期,这在生产实践中已证明是切实可行的,但无论是应用于大曲酒、小曲酒或者是黄酒,应用技术都必须以质量保证为前提。简言之,如果不以质量保证为前提,即使出酒率提高得再多,发酵周期缩短得再多,也只能算是酒精工艺,而不能作为酿酒工艺。
曲在酿酒过程中除了起糖化、发酵作用外,还起酯化作用。所以,用曲量减少或发酵周期缩短,酯化作用也随之减弱,这将会影响酒的香味物质的形成,造成酒质口味淡薄、香气不足。因此,为了提高糖化酶应用技术的实用性,必须同时采取增香保质措施。
3.务必保持两个平衡
即糖化酶和酵母之间的平衡,糖化酶应用技术和发酵过程的平衡,这两个平衡均涉及“双边”发酵的特性。平衡不好,出酒率和产品质量均会受到影响。所以,糖化酶的使用量、添加时间、添加方式都要按照工艺需要确定,更多的时候要通过生产试验确定
❺ 白酒糖化发酵原理
糖化和酒化的区别
把加曲后的粮食堆积装箱就是糖化;糖化后的粮食换个容回器发酵的过程称为酒化答。
白酒固态发酵糖化后重新装入容器的主要目的是,疏松一次酒糟,同时让酒糟补充更多的氧气,便于更好的培菌发酵。所以不透气的固态酒糟发酵也不会好,含氧太少。透气才便于发酵更好的呼吸。
糖化是否需要密封
糖化是一个培养酵母菌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氧气,不能绝对的密封(保证环境温度在20-30摄氏度左右)。
糖化时间
不同的酒曲糖化时间不等,比如浓香大曲堆积糖化2-3天,五粮大曲2-3天,酱香大曲堆积糖化4-5天。小曲糖化时间相对来说要短一些(夏季糖化的时候,需要将粮食拍紧,可使升温缓慢。
酒化是要密封进行
酒精发酵过程中会产生的二氧化碳会增加发酵温度,因此必须合理控制发酵的温度,当发酵温度高于30~34℃,酵母菌就会被杀死而停止发酵。经酒化过程的酒醅直接用酿酒设备蒸馏即可。
糖化与酒化可否一起进行?
一般液态酿酒发酵是不需分缸,糖化和酒化过程可同时进行。
❻ 酿酒发酵的过程`
原料粉碎:原料粉碎的目的在于便于蒸煮,使淀粉充分被利用.根据原料特性,粉碎的细度要求也不同,薯干、玉米等原料,通过20孔筛者占60%以上。
配料:将新料、酒糟、辅料及水配合在一起,为糖化和发酵打基础。配料要根据甑桶、窖子的大小、原料的淀粉量、气温、生产工艺及发酵时间等具体情况而定,配料得当与否的具体表现,要看入池的淀粉浓度、醅料的酸度和疏松程度是否适当,一般以淀粉浓度14~16%、酸度0.6~0.8、润料水分48~50%为宜.3.蒸煮糊化.利用蒸煮使淀粉糊化.有利于淀粉酶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杀死杂菌.蒸煮的温度和时间视原料种类、破碎程度等而定.一般常压蒸料20~30分钟。蒸煮的要求为外观蒸透,熟而不粘,内无生心即可。
将原料和发酵后的香醅混合:蒸酒和蒸料同时进行,称为"混蒸混烧",前期以蒸酒为主,甑内温度要求85~90℃,蒸酒后,应保持一段糊化时间。若蒸酒与蒸料分开进行,称之为"清蒸清烧"。
冷却:蒸熟的原料,用扬渣或晾渣的方法,使料迅速冷却,使之达到微生物适宜生长的温度,若气温在5~10℃时,品温应降至30~32℃,若气温在10~15℃时,品温应降至25~28℃,夏季要降至品温不再下降为止。扬渣或晾渣同时还可起到挥发杂味、吸收氧气等作用。
拌醅:固态发酵麸曲白酒,是采用边糖化边发酵的双边发酵工艺,扬渣之后,同时加入曲子和酒母。酒曲的用量视其糖化力的高低而定,一般为酿酒主料的8~10%,酒母用量一般为总投料量的4~6%(即取4~6%的主料作培养酒母用)。为了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在拌醅时应加水(工厂称加浆),控制入池时醅的水分含量为58~62%。
发酵:入窖时醅料品温应在18~20℃(夏季不超过26℃),入窖的醅料既不能压的紧,也不能过松,一般掌握在每立方米容积内装醅料630~640公斤左右为宜。装好后,在醅料上盖上一层糠,用窖泥密封,再加上一层糠.发酵过程主要是掌握品温,并随时分析醅料水分、酸度、酒量、淀粉残留量的变化.发酵时间的长短,根据各种因素来确定,有3天、4~5天不等。一般当窖内品温上升至36~37℃时,即可结束发酵。
蒸酒:发酵成熟的醅料称为香醅,它含有极复杂的成分。通过蒸酒把醅中的酒精、水、高级醇、酸类等有效成分蒸发为蒸汽,再经冷却即可得到白酒。蒸馏时应尽量把酒精、芳香物质、醇甜物质等提取出来,并利用掐头去尾的方法尽量除去杂质。
❼ 纯粮食自考酒技术,糖化到发酵具体步骤
糖化到发酵具体步骤可以去厚学网找下
❽ 下图是白酒的酿造过程图解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制曲→糖化→发酵→蒸馏(1)酿酒的基本原理是:
1、制曲:制曲过程是用小麦培养霉菌、酵母菌等,通过温度、水分控制达到培养方向的目回的。答
2、白酒发酵是双边发酵,即边糖化边发酵同时进行,这个进行过程是霉菌、细菌等把淀粉转化成糖,酵母菌把糖转化成酒精。同时还产生复杂的有机酸,有机酸与酒精发生复杂的化学变化产生酯类。
3、蒸馏,白酒蒸馏在甑锅里面进行,甑锅底部用水蒸汽做动力,酒精沸点78度,酒精蒸馏过程中白发酵产生的酸类、酯类、醇类、酮类等等带出,然后通过冷凝器冷却下来,这便是白酒(原浆)。
❾ 白酒的糖化发酵技术
(二)糖化酶
1
、别名及作用方式
糖化酶是习惯上的简称,其系统名为淀粉α专-1,4-葡聚糖葡萄糖水解酶;或称作α属-1,4-葡萄糖苷酶、糖化型淀粉酶、葡萄糖淀粉酶。该酶能自淀粉的还原性末端将葡萄糖单位一个一个地切割下来。在水解到支链淀粉的分支时一般先将α-1,4键断开,可再继续水解。即糖化酶对底物的专一性不很强,它除了能切开α-1,4键外,也能切开α-1,6键和α-1,3键,只是对这3种键的水解速度不同,如表
❿ 白酒酿造工艺流程(详细一点,讲明各步骤)
白酒酿造大多是固态发酵,其主要产物是乙醇。经检测分析,白酒中除了大部分是乙醇和水外,还含有占总量2%左右的其他香味物质。由于这些香味物质在九中种类的多少和相互比例不同,才使白酒有别于酒精,并形成不同的风格特点。
1、原料及其配比酿制酿酒的原料是高粱(36%)、大米(22%)、糯米(18%)、小麦(16%)、玉米(8%),他们的质量比例有很严格的要求。配料时按先多后少原则依次运到办料场地,不得配错各种粮食比例。
(10)浓香型白酒的糖化发酵过程控制技术扩展阅读:
白酒处理技术:
陈酿法:贮存老熟,一般用陶瓷坛陈酿效果好。
勾兑:这是决定酒质的重要环节,以往都是由富有经验的老师傅担任这项工作。现在利用计算机的勾兑技术也正在研究发展之中。
配加混合香酯(新工艺白酒)的研究:现在能够生产混合香酯。这是以硫酸为催化剂,将酒精和醋酸人工合成为乙酸乙酯,用酒精和高级脂肪酸合成相应的高级脂肪酸酯.然后蒸馏分馏,净化处理后,进行毒性实验,证明无毒,可供食用,于是进一步制成混合各酯分的"混合香酯",作为调香剂加入到一般质量的白酒中。可提高白酒的质量。
酒香气成分的研究:白酒中的香气成分极为复杂,除了酒精(乙醇)之外,还含有数百种化学成分。白酒中的主要成份分为四大类:醇类物质、酯类物质、酸类物质和醛酮类物质。不同香型的白酒,其主体香气成分是不同的。如汾香型白酒中,乙酸乙酯是最主要的香气成分,乳酸乙酯的含量约为乙酸乙酯含量的30%,而己酸乙酯的含量较低。泸香型白酒中,主体香成分是己酸乙酯及适量的丁酸乙酯。而米香型白酒中的乳酸乙酯的含量比乙酸乙酯的含量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