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白酒跟厂家谈
如何选择一个好厂家?如何回避厂商交易之中因厂家原因造成的经销商经营风险?
一、制造商可能给经销商带来的经营风险。
经销商的生意绝大部分厂家直接供货,因此,经销商的经营风险一部分来自于自身销售质量、帐款控制、成本控制等。另一方面,厂家直接会给经销商带来经营风险。如:
1、爆仓:厂家销售人员为完成业绩、冲销量常会给经销商压货(有时伴有进货奖励),经销商一时疏忽,或碍于情面、或贪图奖品,对自己的进货量把握不准,最后产品滞销于仓库内即期破损造成损失。
2、断货:厂家本身产销协调不准确、货品供应安排不合理,经销商在淡季费心费力付出成本打市场,到了旺季却断货,白白损失利润并伤害自己的客户关系。尤其新品打市场,刚刚做起来又断货就可能使前面的所有投入毁于一旦,以后也很难再恢复。
3、质量问题:产品质量没有事前承诺的那么好,或者中途产品质量下滑,造成滞销而厂方又不能退货补偿前期销售费用。
4、厂方降价但对经销商库存产品没有补差。
5、厂商不能及时兑现原承诺的返利、奖金以及作促销时经销商垫付的钱、货等。
6、厂方要经销商大规模铺货结果货款结不回来。
7、厂方市场管理不力造成其他经销商冲货乱价。
8、假货充斥市场;
9、厂商更换经销商或缩小经销区域等。
……
二、如何选择一个好厂家?
对经销商而言,厂家是上游供应商,是市场开发的伙伴和强有力的支持者,厂方行为直接影响着经销商的利益。
与其在以后日子里,因为厂方的种种不负责行为扯皮,不如从一开始就注意选择一个好的合作伙伴。
好的厂家标准是什么?
1.实力认证(如下表)
越是不知名的企业,实力认证越重要,否则现厂家中途“关、停、转”现象,经销商不但前期投入化为泡影,仓库存货、应得返利等一大堆问题也无从追讨,损失巨大!
具体需了解问题 注释
员工人数 可直接向厂方代表询问,可向同行其他商户,同行业其他企业业务人员询问
目前销售状况 ·包括年销量、目前旺销区域、滞销区域、未启动区域;
·可向厂方代表直接询问,可向异地的经销商同行询间以及向同行其他企业业务人员询问;
注:最好能和该企业销售人员深入讨论,你们的销售区域分布如何?哪些区域旺销?哪些区域带销?为什么?你们准备在我这块市场投入多少专职人员?你们已在哪些城市建立了分公司、营业所直营销售?
对销售区域的深入了解可以搞清楚厂方的实力,也可以弄明白厂方目前的直营投入有多大,你的独家经销权大约多长时间会有如此变化。
产能利用率 该企业平均产量占该企业产能最大值的百分比是谓产能利用率。
可向同行其他企业业务人员询问
可问该企业业务人员:“你们企业的生产设备如何?”(不要直接问产能利用率),然后通过所掌握的该企业销售额和他们提供的生产容量推算。也可要求参观工厂,暗中观察。
注:对这个问题的了解,有一定的难度,所以不必强求,但如果你们听到该企业的平均产能利用率不足20%就说明他目前经营状况很差,销售状况不良,生产设备折旧包袱很重,财务状况不佳!
固定资产 可直接向企业业务人员询问
可看其宣传手册
可现场考察
产品线 可直接向该厂业务人员询问,并看样品
可向外地的经销商同行询问
注:企业产品线是否丰富?是否会有旺季旺销,淡季就跳水的缺撼?成熟企业必然会有科学的产品组合,不同季节有不同的产品可以销售,不同的品牌须不同包装,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员工素质 企业业务人员的着装谈吐
对你提出有关企业信息的问题是否了解?
对当地市场是否有自己成熟的看法和初步的上市计划?
收入是否偏低?
2、信誉考察:商业伙伴的选择如同结婚找对象,视婚姻为儿戏的美女会让丈夫带上一顶顶绿帽,劣迹斑斑的美男也很可能是个负心郎,要紧的是他是否有诚意,是否有信誉,是否可靠。
具体待了解问题 注 释
退换货承诺是否及时兑现、返利、奖励是否准时;有否出现过产品质量问题,是否积极负责; 退换货承诺不能兑现直接给经销商造成损失;返利奖励拖延太久说明该企业内部业务统计、销售结算管理混乱,对这样的企业最好不要垫付资金去做促销;产品质量不过关本身说明企业实力不济,如再不积极负责予以处理,更说明企业经营作风不正。
了解方法:
● 向同行经销商批发商询问(事先了解该企业现有经销商名单)
●向同行业其他企业业务人员询问
● 注意每年各厂召开的经销商大会上广交朋友留下联系方法以备用
人员更换是否频繁 某知名果汁企业曾创下半年换三个营销副总的记录,销售人员(尤其是中高层)更换过于频繁说明企业经营极不稳定,很多问题也会因此变成无头悬案。
了解方法:
● 直接向企业业务人员询问
● 向同行批发商和同行其他企业业务人员询问
厂方首次进货量建议是否合理 厂家真心想扎扎实实做市场,就应该替经销商负责,首次进货量要求应当切合实际,并有相应的分销推广计划,那种拼命鼓励客户第一次就大量进货的厂家说不定就是一锤子买卖。
了解方法:
● 直接向企业业务人员询问
● 向同行批发商和同行其他企业业务人员询问
合作诚意 厂方有否主动提出你的经销权区域和时限?如果厂方讲:“先不谈经销权,先做。若经销商能胜任,再签垄断经销协议”。那么“能胜任”的标准可否能以其销量、铺货率等指标来量化确定下来,并依此签约?
了解方法:
● 直接向企业业务人员询问
● 向同行批发商和同行业在其他企业业务人员询问
是否注重契约文化 诸如厂家断货赔偿、货款结算方式、质量保证、返利结算期、厂家对乱价冲货等行为的追查、取证、制裁方法等等问题非常容易引起厂商纠纷,一个有诚意、有信誉的厂家会非常注意契约文化
丑话在前,双方合作才会轻松。如果厂家对于选择新经销商开发新市场草率了事、什么要求都允诺,但是不愿拿出一个完整的合作协议来,说明厂家根本没诚意或者根本就没有经营能力,更谈不上信誉
3、市场能力:
具体了解问题 注 释
市场表现 了解其他区域该企业产品的市场表现:产品铺货率、生动化、价格体系、厂方投入业务人员、车辆、广告费、买位费、销量、了解方法:利用进货、做业务等出差机会实地考察
广告投入计划 厂方对本地市场的广告投入计划和其他已开发市场的投入实绩;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在什么条件下以什么方式投入广告了解方法:要求厂方提供书面广告计划向其他经销商了解
营销人员素质 厂方营销人员有无受过系统专业培训营销人员对本厂的产品特性品牌特征等要素是否清楚营销人员在和经销商谈合作之前,有否对本地市场及竞品充分了解并能提出自己的看法。
营销人员对本地市场的开发有无具体计划
包括:
● 以哪一品项为首选主打产品,为什么?
● 采取怎样的调拨价、批发价、超市价、零售价,为什么?
●什么时间针对那一通路用那种形式铺货?如何看待赊销铺货?是否不顾经销商利益怂勇客户大规模赊销铺货给自己冲业绩?
● 铺货的宣传方式?
●铺货政策?
● 铺货行为如何管理(促销品、赠品管理、铺货人员)?
● 铺货时厂家会派多少人、多少车、出多少赠品支援?
● 要求经销商出多少人力运力?
……
对经销商而言厂家派驻的主管、销售人员是直接合作者,这位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敬业精神、以及职业道德、直接关系到以后的合作有效性。好的厂家、差的营销人员不能合作,差的厂家、好的营销人员则可以考虑合作。
批发商不代理品牌,不做经销商很难发展状大,绝大数多成功的经销商得益于厂家支持,也有一部分经销商命丧厂家手中。厂商交易很有可能直接改变批发商的命运,合作之初全面考虑厂家的信誉、实力、市场能力对以后的生意可起事半功倍之效。
不要担心制造会嫌你“太多事”而另觅其他目标(除非业务人员迫于销量任务,要马上开客户),厂家最欢迎有头脑、有市场知识、做事严谨负责的客户。挑剔的才是真买主,厂家也懂这个道理。
三、选择一个能赚钱的产品
1、尽量不要选过分生僻,过分前卫的产品类型(如:VCD还没流行起来却卖DVD,蹲便还未普及却卖整体浴室)。这类产品从概念上,还未被消费者所接受,引导消费需要一个过程。营销是要眼光超前,但行动不能太超前。否则在教育消费者的过程的资金不能支持,就可能会从先驱变成了先烈。着眼于市场、着力于网络培养和管理素质提升,一旦发现某一品类开始有旺销的苗头,马上动手,凭自己的实力战胜那位“先驱者”抢先一步的侥幸。
2、小心高位套牢。
有些企业推出新品,产品定位碰巧适合适合市场,加上广告狂轰乱炸,销量也突飞猛进。厂家在这种“繁荣景象”中昏了头,觉得“运气来了,挡也挡不住”,于是市场维护、销售管理、客户服务全抛在脑后。
经销商的做法往往是“那壶水开提那壶”,为了拿到货源也只能忍受制造商的种种势利行为,争气不争财嘛。不过一旦“墙倒”也难逃“众人推”的结局。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回顾一下中国营销界的历史,暴起的产品一定暴跌,寿命很难超过两年。因为这个产品是靠机遇和炒作起家的,在产品力、品牌力、销售能力上都无深积厚累。
比如葡萄酒自推广“红酒+汽水”的中国特色饮酒潮流以来,加上媒介的煽风点火,一夜之间成为市场热点。不仅国内数以千计的厂家一轰而上,海外的大量泊来品也凑这个热闹。而半年之后各个厂家仓库中的大量积压品就给这些发烫的头脑来了一贴清醒剂。
经销商选择产品,尤其是对这种暴起暴跌的产品一定要小心,市场炒作是经营高手的杰作,而被市场炒作就是商人的悲哀。
3、分析产品的品质
决定经销一个产品之前一定要将该产品与其在当地市场的主竞品作一个详细的比较,口味谁好,功用如何。
4、产品的包装
尤其是对于科技含量不高、产品严重同质化的消费品,如何改良你的包装,使自己能从超市货架上千百种产品中“跳出来”,当为产品生命力的一大构成要件。市场营销学中有人把包装(package)称为与营销4P组合平行的第5P,对于同质性强的产品,实用、美观、个性的包装经常成为创造差异化优势,分割市场的利器。
5、产品的价格
产品的价格是否合理应来源于市场,而非厂家一面之辞,市场上同档次竞品普遍零售价是多少?我们以什么价格切入更有竞争力?针对这个产品要预留多少促销费用?零售店利润、批发商利润设定为多少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参考产品价格)?一层层倒推回来,才有厂价应该是多少?
6、考证厂家的促销计划与产品是否匹配
新产品的推广很大程度上依赖厂家支持,厂家的推广计划能否发挥产品的优势弥补产品的弱项也是产品生命力的要点。
1)有明显产品优势的(特别好吃,特别好用,造型非常独特而又美观实用等)上市计划应以消费者促销(赠送、试用、购物奖励)为主,尽快扩大初次使用者层面以求用独特的产品优势立足。
2)无明显产品优势的,要考证其品牌形象,广告诉求于主竞品相比有无明显区别。
如:××可乐:新生代选择(可口可乐在宣言他是一百多年的正宗可乐)
××地板:福建人的地板最了解福建的气候(竞品都在喊取材精良,手工精细)
××矿泉水:27层过滤(竞品在喊清凉解渴充满活力)
品牌形象广告诉求点能形成差异化优势,同时又能投入较多的广告费用宣传这一优势,也可弥补产品无特色的弱点。
四、回避厂商交易风险
1、选择一个好厂家,选择一个好产品(如前所述);
2、注重契约文化。在与厂方鉴定的经销协议中必须明确以下内容:
1)经销权之区域、时限,供应产品的清单、价格、货款支付方式;
2)退换货条款(即期品退换、新品推广不成功,造成滞销后的退换等);
3)破损补偿;
4)厂方断货对经销商的补偿;
5)销售奖励(特别注明兑现时间和延期赔偿);
6)出现产品质量问题,厂方需要如何取证!多长时间内处理,延期赔偿;
7)厂方调价对经销商库存产品如何弥补;
8)厂方市场控制不力造成其他经销商砸价冲货。需提供哪些证据给厂方确认,如何弥补损失,多长时间结清、延期赔偿条款;
9)市场上出现假货,厂方如何处理;
10)以上承诺厂方如何保证(如协议书、赊销铺底等);
3、注意库存量
1)给自己设定一个安全库存数,注意保持。
2)库存量不能太大,爆仓意味着资金、库房的占用,意味着一旦调价或市场滑坡你的损失更多。
3)库存量不能太小,断货就会损失销量和利润,失去的销售机会永不再来,厂方想换经销商往往也是等他空仓之后才动手。
4)安全库存数的设定应综合考虑你的进货周期和你的正常流速两个因素。如:进货周期15天,正常流速500箱/15天。安全库存=500箱×1.5倍=750箱。注意库存统计,关心产品流速变化才能得出正确的安全库存数。
4、注意货款管理
1)厂方人员出于自身利益往往要求客户大规模铺货,而置客户的货款安全于不顾,批发商自己要心中有数,那几个店可以赊销,那几个店只能现结。
2)如厂方一定要求赊销铺货,可与厂方签订货款回收协议:厂方业务人员出面铺的货,货款安全由他负责。
5、尽量少垫资:除非你对厂方的信誉完全了解,否则最好少垫钱作市场推广和做促销(除非你认为那是自己为打市场做的投入,厂方不给补也没关系),做生意把自己钱捏到别人手里就是被动。
6、和厂方业务人员,销售经理搞好关系:
·在与业务人员合作的过程中,原则要坚持,但尽量要搞好个人关系,避免因私人恩怨造成损失。
·要保持于厂方销售经理的联系,不得已可以求助。(如:即期品市场问题一大堆,但厂方业务人员不露面,返利迟迟不发,厂方调价未通知客户等)。
7、注意“落字为据”
·业务员要求经销商给新开客户赊销供货时(常见的是餐 饮通路);
·业务员要求经销商垫付礼品做促销时;
·厂车拉走经销商的破损品允诺下次补偿时,注意落字为据;
……
8、注意观察厂方动向
·市场上经常出现不利于厂方的流言;
·业务人员一直是每周来一次,突然三周没见人;
·张经理一直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客户意见积极处理,近期突然变得心不在焉;……
任何问题的出现都会事先有征兆,厂方的人员异动、经营恶化都会带来客户服务效果的折扣,及早发现才能防患于未然。
厂商交易,以诚为本。经销商在积极合作的前提下,别忘了自己是一个商人,在关键问题上慎重处理,明确责任,以防后患。不但可以保护自己的利益,而且可以激励促进厂方的工作质量,协助厂方杜绝个别工作人员不负责任的行为。
“亲兄弟,明算帐”,“丑话在前”是几千年的商业智慧。谨慎、严密的商业操作并不伤害客情,相反更能避免纠纷发生,出现反目成仇的局面。
Ⅱ 茅台股票突然大跌,发生了什么,官方如何回应
茅台股票突然大跌,没有发生什么,只不过是股票正常的涨跌而已。既然没有发生什么,既然是股票的正常的涨跌,那么官方肯定没有什么好回应的。事实上,在茅台官网以及相关网站,都就没有针对这一次大跌的回应。
在A股市场,上市公司只会针对异常情况,才分别发布通告。譬如股价突然出现多个涨停或者跌停,譬如公司的经营出现重大问题,譬如公司实控人、高管被抓等等。股价的正常涨跌,上市公司是不会做出回应的。如果真的做了,反而有操纵股价的嫌疑。
仅仅通过茅台股份下跌2.6%来判断茅台股票不行了,未免太过武断。股票市场里,几个点的波动,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根据这小小的波动来判断一个公司行与不行,毫无说服力。很多时候,就算公司股价跌了50%,都无法说明公司不行了。
股票市场里,股价的波动,特别是短时间的波动,往往和企业的经营没有关系。更多是和市场情绪、资金多寡有关。因此我们不应该通过股价波动来判断一个公司的好坏。如果真的想知道公司的好坏,最好通过财报分析以及企业分析来判断。
贵州茅台,不管是通过财报分析还是通过企业分析,我们都会发现贵州茅台是一家极好的公司,在A股市场里,可以跟茅台媲美的公司真的不多。在这里,具体的分析就不展开了,如果大家想知道的话,不妨多看贵州茅台的财报以及但斌对于贵州茅台的分析。
最后,我想说的是,本文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仅仅是回答题主的问题而已。总之,炒股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Ⅲ 红酒拉菲价格
拉菲有三种:
第一种:法国五大名庄中的拉菲正牌酒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专卖店行货价,最专普通的年份也要10000人民属币起,82年、2000年、2009年等好年份的拉菲正牌则要更高。
第二种:拉菲庄园的副牌酒:小拉菲Carruades de Lafite近年来价格暴跌,专卖店行货价只需3000多了,几年前则要七八千。
第三种:拉菲系列(Domaines Barons de Rothschild):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拉菲,只是贴牌拉菲,产自世界各个产酒国,如南非、智利、波尔多大区等等,都有罗斯柴尔德家族的logo,非五大名庄中的拉菲庄园出产。价格各种不等,几乎没有1000元以上的。
Ⅳ 茅台酒空瓶会回收吗大约多少钱
茅台酒空瓶会抄回收,按照袭2020年行情,茅台酒空瓶价格在几元到上千元不等,且价格波动大。
在贵州茅台收盘价为477.96元,总市值再次突破6000亿元人民币时。茅台涨价引发了市场上茅台空酒瓶回收热,回收价每个高达四五百元。
而受“八项规定”影响,茅台酒单价由1500元跌至900元出头,茅台空瓶的回收价也随之暴跌九成,5元一套都没人要。
(4)白酒价格暴跌扩展阅读:
从清朝成丰年间起,装茅台酒的酒瓶就改用底小、口小、肚大的陶质坛形酒瓶了。这种坛子现在市场上都有,按不同量设计的大小,有0.5公斤、1公斤和1.5公斤的型号。
装茅台酒的酒瓶曾一度改为微扁长方形酒瓶。在1915年以后,就又改革,用圆柱形、体小嘴长的黄色陶质釉瓶。新中国成立后,用了一段时间的白色陶瓷瓶,但那时候成本太高了以及运输中经常渗漏。
Ⅳ 在涨了很长时间过后,白酒股还有没有投资价值
在涨了很长时间过后,白酒股还是有投资的价值的,它上升趋势比较稳定,但是暴涨的可能性比较小了。
白酒股在将近五年的股市发展当中,都是呈现了一种平稳上涨的趋势,虽然说在经历这么长的上涨之后,股价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度,但是白酒股仍然有投资的价值,只不过不适合短期持有而已。
虽然说白酒股已经经历了长时间的上涨,但是目前的白酒市场依然是潜力巨大,发展前景也很好,所以白酒股在未来后期一段时间仍然会处于整体上涨的趋势。但是也只有长期持有白酒股,才能够看到可观的投资回报。所以说白酒股仍然具有投资价值,但是这个投资行为一定是要长期持有才能够看到效益。
Ⅵ 为什么股票一买就跌,一卖就涨
今年的A股市场专治各种不服。
从1200元的贵州茅台,到99倍市盈率的恒瑞医药,再到3000亿市值的酱油股。
什么样的白马股都可能会辜负你,只有消费行业的核心资产才是稳稳的幸福。
不过从传统意义上的估值情况来看,大消费板块无论市盈率(PE)还是市净率(PB),都已经不便宜了:
① 食品饮料行业的PE为32.17倍,达到历史百分位68%,PB为6.5倍,达到历史百分位的81%;
② 细分白酒板块市盈率更是高达32.17倍,远高于历史均值水平。
消费股的估值,过高了吗?
国泰君安零售团队最新发布《坚守消费龙头,分享中国成长》,详细地分析了消费股估值逻辑正在发生的转变。
本文共2303字,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拉至本文底部可阅读本文核心观点。
还记得美国“漂亮50”吗?
探讨消费白马股估值是否过高的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回顾下美国20世纪70年代初的“漂亮50”行情。
所谓“漂亮50”,指的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备受追捧的50只大盘股,它们当中有很多我们至今仍然耳熟能详的消费品牌,比如麦当劳、可口可乐等等。
“漂亮50”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高盈利、高PE同时存在,直译为“很贵的好股票”。
自1971年开始,“漂亮50”股价和估值水平迅速抬升,1972年底估值中位数超过40倍,最高的宝丽来公司估值甚至超过了90倍,而同期标普500估值中位数仅为12倍。
纵观市场,我们不难发现,消费股尤其受到大资金的重点青睐。分析其背后原因,我们认为有两点:
1、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 2、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消费股抱团行情何时会结束?
仍旧以美国“漂亮50”为例,“漂亮50”行情走向终结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美国大幅的财政赤字和信贷扩张积聚高通胀泡沫,粮食危机触发CPI上行,美联储不得不加速收紧货币政策;
2)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导致通胀进一步恶化,原材料成本上升侵蚀企业盈利,企业毛利率和盈利增速双双下行,股市由牛转熊;
3)自1973年起,“漂亮 50”的盈利增速和ROE开始回落,盈利稳定性受到市场质疑。
我们认为,A股机构“抱团取暖”的现象只可能在两种情况下被打破:
1)消费龙头业绩持续低于预期,但目前而言,贵州茅台、五粮液、格力电器、美的集团等白马股营收和净利润保持稳定增长;
2)像美国“漂亮50”那样,A股遭遇大的外部变动,例如中美摩擦全面升级或全球经济断崖式衰退,但目前来看概率很小。
两种情况在目前来看可能性都很小。
后续如何配置?
后续配置上,我们建议从两条主线主线挖掘投资机会。
1)供给看效率:经营效率高、业绩增长稳健、竞争优势明显的龙头企业,将会持续通过挤压中小企业的市场份额来获得成长,值得重点关注。
2)需求看红利:三四线市场仍存在巨大的消费需求红利,看好所处赛道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尤其是战略重心向低线级市场扩张、能够通过自身管理及成本优势提升市场份额的龙头公司。
本文观点总结:
1从传统意义上来说,大消费板块现在已经不便宜了。
2 但消费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其龙头股不应简单按照市盈率(PE)判断估值水平高低。
3消费行业的估值体系正在从PE模型向DDM模型转变。消费龙头一旦建立起足够深的“护城河”,稳健增长、市占率提升、盈利改善、持续分红等就足以支撑其估值水平。
4 国内资金和海外资金在大消费行业保持了较高的配置热情。消费股受到大资金青睐的原因是其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且在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5 消费股抱团行情在短期内不容易被打破。后续配置上,从供给看,关注龙头企业;从需求看,关注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
Ⅶ 为什么白酒年前都会暴跌
刚过完年。白酒价格波动不大。除非假酒。
Ⅷ 不少机构仍处于“醉酒”状态,茅台大跌670亿,会给市场带来什么影响
白酒股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保持着稳步上升,但总归有一个上限。茅台股市大跌,很有可能就是白酒股的经济已经到了饱和的上限,因此需要进行回调,但由于白酒市场是由消费者决定,因此后续的走向依旧不明朗。
茅台作为白酒股票的龙头,茅台的下跌肯定会造成投资者的不稳定,从而让很多投资者选择撤资,白酒股市场可能会出现一段时间的反复波动。
虽然茅台的短期内快速下跌,会让投资者进行撤资,从而导致下跌持续一段时间,但是由于白酒市场依旧存在,因此白酒股最终依旧会趋于稳定,而不会出现较大的断崖式下跌或上涨。
事实上,在茅台股票出现连续下跌后不就,目前已经开始出现减速上涨的趋势,只要白酒市场存在,并且消费者愿意消费白酒,那么这些快速上涨以及快速下跌,也只会是暂时的。
更重要的是,茅台股票作为股票市场的“神话”,即便是不喝酒、不购买白酒的人,也愿意投资茅台,白酒股票市场也并非只有购买白酒的人才会参与,很多人都会趁着白酒的热度投资白酒,这就让股市充满了流动资金,进而让白酒股票出现稳定连续的上涨。
Ⅸ 为什么7月16号全体白酒会大跌
因为之前白酒股涨的已经非常充分了,已经超出了估值了,随着回调的程度加深,所以白酒股今天会大跌。
Ⅹ 拉菲红酒多少钱一瓶
拉菲有三种:
第一种:法国五大名庄中的拉菲正牌酒Chateau LafiteRothschild,专卖店行货价,最普通的年份也要10000人民币起,82年、2000年、2009年等好年份的拉菲正牌则要更高。
这是拉菲系列(贴牌拉菲)
最后,还有大量冒牌拉菲、假拉菲,如 Chateau Lafei,Chateau Laffite,Chateau Lafite Royal,这些基本都是某些不良的黑心商家,为了欺骗中国老百姓,而去国外找的酒,回来中国,中文背标直接翻译为拉菲庄园、王朝拉菲等等,海关、国检不管中文名的,所以中国每年能消费200万瓶拉菲,其中大部分是冒牌拉菲和假拉菲。